
2017年4月8日,北京医改挺进3600余家医疗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作为改革浪潮中的一朵浪花,用一整套应对体系,表达了他们践行医改的决心。
改善医疗服务、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调整医护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强化药师角色定位......北医三院用一系列改革举措,去诠释北京医改的内涵。
据统计,北京医改后的首个工作日,北医三院日均服务门诊患者近1.5万人次。可喜的是,通过取消15%的药品加成,加之对药品实行阳光采购,北医三院使药价平均降幅达到20%左右。据北医三院副院长金昌晓介绍,该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下降了40%左右。
改善医疗服务 对得起医事服务费
根据北京医改方案,3600多家医疗机构取消了挂号费与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从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到知名专家,医事服务费分别为50、60、80、100元不等。
一时间,关于医事服务费的讨论甚嚣尘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阐述,医事服务费的本质是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对其运行成本以及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团队的补偿。而医药分开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北医三院从医疗、护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多方面推进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对此进行了完美阐述。
为方便患者就医,北医三院对就诊流程进行了整体改造。除北京市统一平台的电话预约、网站预约外,还增加了微信预约、自助机预约、诊间预约、出院复诊预约和社区预约等多种预约形式。
同时,微信提供门诊诊间支付、办理入出院手续、住院预交金缴纳及结算、查询住院费用等多环节的服务模式;门诊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等多种缴费结算模式;住院处设置出院复诊取号窗口,方便患者取号;在住院、门诊窗口提供"通柜服务",并设置特殊人群的优先服务窗口;门诊服务中心提供咨询接待、预约、审核、免费借用轮椅、平车、发放宣传品等"一站式"服务、候诊区免费提供饮用水、手机充电、便民箱……这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护理部打造复诊流程模板 全院纷纷效仿
为了配合医改工作,北医三院由护理部牵头对全院各科室的出院患者复诊流程进行了规范和总结。
北医三院采取分步走战略,由护理部首先对该项工作涉及的科室和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制定相应行动方案;然后召开科护士长会,针对方案进行讨论完善;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对此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布置,并以眼科"角膜术后患者复诊流程"和妇科"内膜异位症患者复诊及治疗流程"为例进行梳理,确定为参考模板;其他科室再以此模板分别对各自病房出院患者的复诊和治疗流程进行总结和规范。
据统计,在相关科室主任、医疗团队和门诊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北医三院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共规范和总结出院患者复诊流程132项。此外,医院为出院患者准备了出院告知书。
以妇科内膜异位症患者出院告知书为例,出院后注意事项中明确写道:出院后2个月内禁同房、盆浴;如出现非月经期出血,需到医院急诊妇科就诊;您的病理将会在7-10个工作日出结果,我们会将结果发送至您的手机上,请您保持手机畅通……"
与此同时,在出院后治疗相关事宜中,从患者需要注射的药品名称、注射时间、地点、剂量、频次等方面,住院告知书都做了相关说明。
多方面保障合理用药,强化药师角色
跟随北京医改的步伐,北医三院在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阳光采购的同时,药师采取措施多方面保障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北医三院将循证用药的原理应用于医院用药的各个环节,抓住药品进入医院的源头,从医保付费模式和临床路径入手,以抗菌药及其他临床疑难用药问题为重点,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控制力度,医院将抗菌药物使用纳入临床科室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