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无声的战争 国产新药惨遭外资封杀
本文章共3109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全球每年诞生的专利85%没有申请中国专利,而国内专利中,失效专利量接近专利总量的半壁江山。根据知识产权游戏规则,无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可免费使用。

谋篇布局先探虚实

前不久,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曾接受一个专利咨询委托,一家国外药企辗转通过律师前来咨询,最近几年国内在生物医药方面的专利情况,包括专利申请量、申请内容、申请单位等等,专利商标事务所组织有关专家广泛查询,最后提供了一份详细报告。

从委托咨询内容看,这家药企当时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但未来三五年内可能会进驻。陈申军介绍,在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经常都会接到这样的专利咨询。这种情报战宏观可以到企业战略的谋篇布局,微观可以到一个产品是否要立项。

世界上95%的发明创造都可以通过专利文献查询到。谢喜堂介绍,根据统计,利用专利文献,可以节约40%的研究时间和60%的研究经费。比如药品研究,国外制药厂从申请一个药品专利到正式获批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一个药品专利一开始申请的时候,印度仿制药厂就开始研究仿制药品,比我国要等到药品正式上市以后再研究领先了一大步。

埋头研发不重专利,很可能是赔了时间经费又折心血。很多研发单位和企业非得等研究成功才想到申请专利,这是认知误区。专家介绍,专利侧重的是创新点,尚未变现实,也可以申请专利。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化,还可以不断提出专利申请。而新药证书则必须在新药研究成功并经过临床验证之后才能申请。

如果其他厂家专利申请和授权在先,你即使拿到新药证书也不能生产,不然上市后就是侵权。本市一家药厂曾经很懊恼:研发的一个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成本极低、市场前景很好,喜获国家新药生产证书后,兴致勃勃去申请专利,却发现一家外资公司生产的同类药已捷足先登了。这款售价只有外资药1/4的新药面临封杀厄运。

在现在这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强调对大数据的应用,但我国对与专利相关的数据显然不够重视。谢喜堂说,我国对药品专利的信息利用得很少,还导致了我国研究内容与国外撞车。现在,国外不少企业已经通过国内事务所的文献检索部追踪我国专利信息。

据了解,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每年有几千个与专利信息有关的咨询,其中七成为国外企业,国内企业仅占三成。国外企业通常提早3-5年就开始调查相关信息,并提前布局。某手机公司进入中国前,一口气申请了近500个专利,其中许多只是构思,可能永远不会实施,但我不干,你也不能干。日本不产稀土材料,某公司却申请了专利技术,谁家产品要踏上日本国土,就要向他缴纳专利许可费,可谓坐收渔利。

集腋成裘守株待兔

美国高智发明公司是NPNNonPracticingEntity,即非专利实施主体)中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有些NPN有个不好听的外号:专利流氓。但高智发明的独特模式却让这家公司成立仅15年,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聚合公司之一,拥有几万件正在产生效益的专利,60多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及成立至今30多亿美元的业务收入。

2008年,高智进入中国,很快发现一个现状:专利条块分割严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缺乏紧密结合,专利也是零星零散,不能发挥聚合效应,实验成果走不出实验室,产业化转化困难。高智发明公司的两种运营模式开始启动,一种是在专利申请阶段开始跟踪信息,还有一种是在专利的研究阶段就投资赞助。

高智公司与十几所在中国排名靠前的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包括预付款、PCT国际专利撰写、申请和维护费用,利润共享、知识产权出口、资助研究、项目扩展等多方面。

20109月,华东理工大学在学校网站挂出了申报国际发明联合创新基金的新通知,通知表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高智发明公司就国际专利申请展开合作,并制定了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国家卫计委要掀反腐、控费大巡查

健康消费投诉老年人占九成 保健品虚假宣传多

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研发工作不断升温

远程会诊将成农村医疗信息化发展重点

广东投逾3亿元推动中医药创新

北京146家医院微信预约挂号进入内测

东莞拟投1.16亿推广“医药分开”

湖南药品招标入围价普降20% 通化东宝价格维

顺丰杀入医药物流 九州通你颤抖了吗?

广州:公费医疗和医保即将并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