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2届全国药交会举办前夕,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国药励展、39健康网主办,《医药战略》杂志承办的2014年(第三届)医药战略峰会于11月26日在广州天河新天希尔顿酒店隆重开幕,大约400位来自医药医疗行业的嘉宾及代表们欢聚一堂,畅谈医药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未来发展。
面对医改政策的重大变化以及互联网经济对产业的深度影响,本届峰会首次聚集了整个医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三个行业——医院、医药工业和商业的众多管理精英,以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大会紧紧围绕“直面产业链融合与重构——对话‘医·工·商’”的主题,以专题报告、圆桌会议等形式,从宏观经济运行、医改政策变化、企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思维及手段应用等多个方面分析及探讨了如何共同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从中寻找到自身的发展坐标和战略路径。

经济和政策环境出现双“转折”,“医·工·商”如何携手应对?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那么,医药行业目前的经济运行出现怎样新的动态和趋势?峰会期间,国内著名医药信息研究咨询机构——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了在业界备受关注的“中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指数”。报告显示,在八大子行业中,制药专用设备利润指数远远高于其收入指数,显示其盈利能力快速提升。而中药饮片加工业的利润指数也远高于平均值,有着较高的盈利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利润指数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就超过了主营业务的收入,但它的两大指数始终都是低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对此,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信息部副总监华雪蔚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新药上市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了该行业的增长速度。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信息部副总监华雪蔚
除了行业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制约,行业政策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医改政策新进展》的报告中逐一对药品招标、二次议价、药房托管、低价药清单和药品互联网交易管理等5个热点政策的变化做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医药行业同样需要依法治国,当前不少热点政策的争论,多少都是有着有法不依的影子。他最后认为,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不管最后是实行“正面清单”,还是“负面清单”,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放开”,简而言之,医改成败在于简政放权。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
对于行业政策的变化,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为大家分析了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及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在罗列了当前药品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他认为,近期的药品政策变化正出现几个重要的趋势:1、药品价格政策方面,价格管理部门由于反腐而放松价格管制,同时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医保支付价格。2、基本药物政策方面,逐步扩大范围,弱化本来就不应该的管制功能,与医保目录及报销政策衔接融合。3、医院补偿政策方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行总额控制。4、药品采购政策方面,监察部门不再参与药品集中采购,部分地方允许医院二次议价,发挥医院的价格谈判功能。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
面对行业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同时出现重大转折点,作为医疗改革主体的医院、医药工业和商业如何寻找到未来的方向?又如何携手共谋发展?在上午的圆桌会议上,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翰明、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定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蔡仲曦、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周长江、汕头市中心医院院长许海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助理陈玉兵、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赖伟华等人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