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价“松绑”两个月,失控还是回归?

复方甘草片从3.5元涨到8元,地高辛片7元涨到100多元,多种低价药波动明显

从今年61日起,除少量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外,我国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药品价格全部放开管理,药价高低由市场自主调节。

政策实施两个月来,目前市场上的药品价格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现代快报记者经过探访发现,大部分药品价格维持平稳,但还是有一些低价药品价格上涨明显,甚至被江苏省物价局点名。对此,药品业内人士表示,低价药的涨价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存在个别药换包装后涨价,试探市场反应。物价部门表示,年底前将出台一系列细则,对于药品价格市场进行进一步规范。

28种药涨价明显被点名

地高辛片

甲氨蝶呤片

复方甘草片

氯胺酮注射液

奋乃静片剂

丹参片

艾司唑仑片

猴头菌片

氯氮平片

复方地芬诺酯片

氯丙嗪片

异丙嗪片

维生素B2

复合维生素B

苯妥英钠片剂

氢化可的松片剂

别嘌醇片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叶酸片

甲羟孕酮片

苯巴比妥片

甲氧氯普胺注射剂

麝香保心丸

三七伤药片

珍菊降压片

复方土槿皮酊

甲紫溶液

酮康唑洗剂

28种药物被物价局点名“涨价明显”

在不久前江苏省物价局召开的会议上提出,江苏省药品市场价格总体运行情况平稳,部分国家低价药品清单中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激素类、维生素类并且原政府指导价格在10元左右的低价药品、临床短缺药品、小部分品牌非处方药品、外科用药和消毒防腐收敛类药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价格上涨原因是,低价药品价格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基本药物定点生产政策、2009年省标价格沿用至今且部分品种价格过低、原料价格上涨、部分企业通过变换包装规格变相涨价逐利行为等。

而其中被明确点名的药品,包括:地高辛片、甲氨蝶呤片、复方甘草片、氯胺酮注射液、奋乃静片剂、丹参片、艾司唑仑片、猴头菌片、氯氮平片、复方地芬诺酯片、氯丙嗪片、异丙嗪片、维生素B2片、复合维生素B片、苯妥英钠片剂、氢化可的松片剂、别嘌醇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叶酸片、甲羟孕酮片、苯巴比妥片、甲氧氯普胺注射剂、麝香保心丸、三七伤药片、珍菊降压片、复方土槿皮酊、甲紫溶液、酮康唑洗剂等。

涨幅最大的品种为海信谊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0.25mg*100)原零售价格7.0/瓶左右,现有的药店零售价格已超过100/瓶。

药房:复方甘草片从3.5元涨到8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南京多家药店,在提到药价近两个月来是否有明显波动时,对方表示,虽然国家目前药价放开,但药店的药品价格,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幅度比较大的就是此前闹得比较大的地高辛片了,从原来的几块钱调到了现在的每瓶59.5元,其余的药只要供货商价格不上调,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在销售。”金陵大药房采购部主管王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不过,虽然药店员工表示药价没有什么变化,根据此前物价局曾经发布过一部分涨价幅度比较大的药品名单,现代快报记者在几家药店通过比对,还是发现了一些药价的波动,且都是出现在被物价局点名的药物上。

例如维生素B25mg*100片,今年531日以前江苏省物价局的最高零售定价是2.3元,目前药店售价3元,上涨30%,三七伤药片(27)此前最高零售价5.9元,现在13.2元,上涨123%;复方甘草片(50)之前最高3.5元,目前8元,上涨1倍多。但由于平均每片的价格为16,每天的用药花费不超过5块钱的限制,因而还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

医院:低价药品价格波动明显

现代快报记者随后采访了南京一家医院的药剂科。从对方提供的药品价格变动对比来看,出现价格波动的也恰好是在被点名之列的药物。

地高辛片250μg*30531日前最高零售价2.9元,目前医院售价47.1元,涨了15倍;异丙嗪片5mg*100,最高零售价1.6元,目前医院卖3元,是之前的近两倍。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药品目前的医院售价,依然低于之前的最高零售价。例如珍菊降压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广药1.5亿+复星医药2亿,重庆医股股份认购成

  上海莱士47亿收购同路生物或存风险

  药价改革迷思:单兵突进难撼中国畸形医疗体

  医药企业互联网电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药材坐上过山车 价格开关谁来控制?

  大病医保背后的问题:从筹资到控费

  “转行潮”来袭 医生离职需谨慎!

  医药电商: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采购成本

  社会办医眼盯医保不可取

  医疗O2O到底拼什么

精准医疗 未来谁将抢占先机

北京严查医疗器械经营 六点值得关注

201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收入1080.92亿

大病医保落地:哪类医疗器械产业终将获利?

上半年西药进出口数据分析:脚步放慢,预计

基层是否应该有专科

专利药仿制新政:扎实研究才是王道

急需药品审批提速还缺啥

互联网企业试水医药电商 冷链配送失效用户难

中国新药研发:我们离第一个原创药还有多远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