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卫计委主任李斌就当前医疗改革、医疗反腐、互联网医疗等热点话题接受凤凰网采访,根据访谈内容,小编为大家梳理了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
1.高价药、进口药的价格下降是必然,卫计委决心在今年开始进行谈判,让以往没有触及到的专利药、原研药虚高价格降下来。
2.反腐是大势所趋,医疗界的腐败露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2015年卫计委将掀起新一轮的反腐风暴,到底决心有多大,有没有壮志断腕的魄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3.三明模式医改受到高度肯定,其鲜明的模式吸引着多地卫生系统官员、学者的考察。
4.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的价格需要在医改中配套跟进。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变化的方向是,虚高的药价下降,医疗服务价格会上涨,但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受政府管控,上涨的幅度和标准需要根据药价、耗材、检查费用的降价空间。
5.网络医疗发展是必须和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阶段在医改中的作用还比较小。
附录:《专访卫计委主任:中国用药量大反比别国贵这不正常》
——打破以药补医利益链,挑战重重
李斌:三明的改革好像是一个孤岛一样,嗯,有些药厂去,有点像围剿似的。
——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如何解决医患纠纷
记者:您看到这个情况,当时心里什么感受?
李斌:我非常痛心,非常气愤!
——2015,卫计委启动新一轮反腐风暴
记者:这种利益链没有理顺的时候,这种风险其实是比较大的
李斌:出一起,查一起,绝不能容忍,要零容忍的态度。
核心提示: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谈到医药利益链问题时表示,一定要把一些虚高的药价要降下来。凭什么我们中国用药量这么大,反而还比其它国家还要贵,包括比香港地区有些药品还要贵,那这不正常嘛!
问答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
一、医药利益链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对公立医院补助有限,在1954年的时候,中国制定了对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顺加15%差价的经济补偿措施。市场化改革以后,公立医疗机构必须要自负盈亏,进而对于药品加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以药补医这一个政策也被认为是造成了医生随意开“大处方”、“大检查”,百姓“看病贵”,甚至是激化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自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当中,破除以药补医也是重点推进的改革之一。然而,2015年的3月3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其中提到,目前中国以药补医的机制尚未有效的破除,科学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本周我们将继续问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
记者:比如说三明市,它自己做了一个试点吧,还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就是把这个医药的价格链给打破了,但是也有听说,说因为现在这个医药的价格体系打破以后,医药价格下来了,但是有一些医药的药商,或者药企反而觉得说,一直鼓吹三明市的这个例子,不适合全国铺开,在给药的时候,有的时候还可能会绕开三明市这种情况,您听说过吗?
李斌:我觉得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都要依法依规,那种恶意的垄断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而且是必须坚决查处的,所以如果大的这个改革呀,这个氛围都是一样的话,如果当时你比方说三明的改革好像是一个孤岛一样,嗯,大家说的有些药厂去,有点像围剿似的,是吧,但是不错他们挺过来了,挺过来了还真是搞得不错,群众得到了实惠,价格体系合理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同时他们也在加大政府的投入,使得这个医院回归了公益性。
今年这个价格改革,总理的报告里已经讲了,这个任务,而且医药价格和医疗服务的价格要配套推进,要联动。
总之要还它一个真正的,今后一个风清气正的,这么一个领域,要这样努力做到这样。
记者:您也特别提到,2015年我们要加强这种医药价格的谈判机制,这部分我们的卫计委会做些什么,尤其是对于一些国际的药厂或者是进口药,我们会做什么样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