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原研药单独定价特权致药价虚高

药品价格偏高一直是广大患者心头抹不去的痛,其中原研药品价格过高更是拉高了整体药价水平。其实,许多原研药都能用与其功效相似价格却便宜得多的仿制药来代替。未来五年将有大量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由此将提升市场占有率。这能否打破高价药“满天飞”的局面,让老百姓不再“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一种冻干粉针药物,现在市场价为572美元,国内一厂家的仿制药仅557元人民币。

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相差数十倍

与仿制药相比,同一规格原研药的效果并不强多少,但价格却相差甚远,少则五六倍,多则数十倍。许多市民不清楚其中的“奥秘”,买药用药只能“任其宰割”。

在武汉一家药店,市民李先生因呼吸道感染需要购买一支头孢曲松注射剂。销售人员向他推荐了一支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罗氏芬,售价为65元。李先生正准备转身离开,销售员又叫住他,拿出另一国产品牌同样规格的药品,价格仅为10元。

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王学海介绍,罗氏公司生产的这一药品原先是93.8元,2010年发改委要求该产品价格下调,才开始有所降低,但与同样品种的国产仿制药价格仍相差好几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特聘教授许勇也列举了一种奥沙利铂冻干粉针药物,现在市场价为572美元,国内一厂家的仿制药仅557元。

王学海表示,在化学疗效上,仿制药与同品种原研药几乎持平。但由于仿制药不需要申请任何专利,也无需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临床试验证明药效,因此成本投入少,价格也就相对较低。一般而言,等效仿制药获批上市销售,价格通常比原研药要低80%

许勇说,中国仿制药出厂价格为国际总体价格水平的22%30%,比美国要低很多。如果整体药价水平以仿制药出厂价格为参照,必将带来医药价格明显下降。

仿制药量产在即简化审批或出台

2012年起到2015年,每年都有100多种药物专利到期,这一现象被业内称为“专利悬崖”,为仿制药的研制生产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国内外企业纷纷加紧抢占这一巨大“蛋糕”。2012年初,跨国医药巨头辉瑞制药投资2.95亿美元与浙江海正药业成立合资公司,定位于开发专利到期药物。在此之前,另一家医药巨头诺华制药宣布,将在中山打造中国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基地。

而在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已开始进军仿制药市场。王学海说:“我们现在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有更高创新含量的首仿。”

与此同时,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启动了制订仿制药指南的前期工作,符合中国实际的仿制药简化审批程序或将出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兼并重组成医药企业发展重要路径

  营养保健业首纳十二五 诚信危机倒逼行业自救

  国内药品逆向物流情况令人堪忧

  “国粹”中药出口何时不再尴尬

  基因药欧洲获准上市 基因产业冷冻十年再热

  新GMP无菌认证倒计时挑战企业策略

  别把“孤儿药”看成殉道者

  新医改初显成效 PE加码掘金医疗健康产业

  上半年医药工业喜忧参半 增速放缓

  基药招标或破局 新目录向老年儿童用药倾斜

中药国际化步伐缓慢 提升质量标准成重点

跨国药企接连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深耕中国市场

多个疫苗新产品面世 “中国军团”酝酿爆发

中药材“掺伪掺劣”层出不穷 缺乏规划化评判

发改委再调药品价格 罗氏等外资药企首当其冲

新医改降药价倒逼药企转型升级

新一轮药品调价“靴子”落地 药品流通改革有

印度制药业:供应与外包 中印争食上游

中美医改面面观 “中国路”彰显体制优势

仿制药博弈升级“第三世界药房”路在何方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