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数据分析 定制报告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旅游——中国人赴海外就医人数激增

近年来,境内外中国患者均表现出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也更愿意基于服务品质和治疗结果来选择医疗机构。

2015年,中国大陆出境游人数将超过1亿。中国大陆赴海外就医的人数同样增长迅速。中国人对就医问题和医疗花费日益关注,且随着患病率的提高,以及个人财富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愿意为自身健康进行投资,海外就医顺势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虽无确切数据,但我们的分析显示2014年有超过10万名中国居民以就医为首要目的进行了境外旅游。更有数百万游客利用出境商务游或休闲游的机会顺势就医,比如在首尔做鼻部整形,在台北体检,或在香港购买抗癌药物。

促进中国境外医疗旅游业发展的源动力十分强劲。多数行业分析人士,包括L.E.K.(艾意凯)咨询在中国的医疗团队都相信该行业在未来35年里可以轻松维持每年15%20%的增长。

更有钱,也要更健康(一级标)

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出口和投资使得财富不断积累,中上层收入水平的中国家庭已有寻求海外就医的经济能力。这样的医疗消费者选择出境就医,既能避开国内医院的长队,又能接受高水平治疗。中国的医疗旅游者大多现金流充足,他们用自己的存款直接现款支付,或是由家人给予费用支持。仅有一小部分人享有私人医疗保险,享有国际非紧急医疗护理保险的人也很少。

大部分海外医疗旅游者依然来自一线城市,如上海(2200万人口)、北京(1200万人口)和广州(1100万人口)。这些城市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财富更集中。部分二线城市居民出境就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杭州(600万人口)、天津(1100万人口)和武汉(1000万人口)。相较一线城市,高水平医疗资源在二线城市更加有限。中国南方省市跨境就医的患者占比很大,由于交通和语言的便利,他们的目的地通常是香港和澳门的私人诊所。

花钱更快,也更理智(一级标)

中国患者海外就医总费用的增速很可能比患者数量的增速更快。新加坡旅游局曾指出,2009年中国患者在新加坡花费的医疗费用总共约400万美元,而2013年该费用激增至210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52%。数家新加坡重点医院已经将引入中国重症患者(如癌症病人)的业务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

近年来,境内外中国患者均表现出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也更愿意基于服务品质和治疗结果来选择医疗机构。中国患者海外就医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在延长,单次就医平均消费也相应增加。

四种医疗旅游需求(一级标)

通过分析,我们归纳出中国大陆患者海外医疗旅游的四大需求。每种需求在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价格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的体现,有不同的取舍。

1、不论价格,只求高质

这类患者对价格相对不敏感,也愿意为了最先进医疗技术和最知名的医生进行远距离旅游。比起诊疗费用,旅游者更关注医生的声望、医院过往的医疗成绩及其专业性。这类患者通常会在海外接受一次性住院重病治疗。

2、价格实惠

针对国内也能提供的医疗服务,这类患者希望能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比国内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涉及重病治疗(如癌症筛查和治疗)以及一些常规治疗(如外科整形手术)。

举例来说,中国人往往选择去韩国接受整容手术。尽管中韩两国手术费用基本一致(见表1),但中国人认为韩国医生的经验要丰富得多。

 111.jpg


 

总的来说,这类需求目前还相对较少,但随着医疗服务供应商愈加熟练地向中国消费者推销他们的核心服务,未来35年,该需求有可能大幅度提升。

3、购买处方药

在中国大陆注册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需要排长队,审批流程也异常复杂。虽然有加速注册审批的迹象,很多最新的治疗方法却仍旧无法及时惠及中国患者。不仅如此,中国内地的注册费用、进口税等税费、以及产业链结构,都导致患者最终购买药品的开销远高于邻近国家水平。

选择出境购买药品的内地游客需求非常明确,通常预算也很有限。他们会非常理性地选择目的地和服务机构,综合考虑治疗的整体费用、路途远近以及语言问题。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靶向小分子,目标大市场

  数图说丨“跌宕起伏”的头孢菌素【转】

  数图说丨2015年CDE新药申报情况【转】

  数图说丨FDA再创审批新高——2015年美国FDA

  二甲双胍9年整体市场增长4倍,潜在价值巨大

  数图说丨2015年12月医药行业大事件回顾【转

  数据说 | 探索多发性硬化症药物金矿【转】

  数据说 | 眼口耳鼻喉 哪一“官”最容易受伤

  2015年1-6月我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口同比下

  2015年一季度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艾伯维旗舰产品修美乐(Humira)获英国NICE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数据分析 定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