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研发动态 不良反应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付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可以超说明书使用了

多重耐药菌是临床感染中最头痛的问题,虽然现有不少对付多重耐药菌的药物,但是临床中发现不少情况下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有时超说明书用药的确是有效果的,但必须自己承担用药的风险,然而,随着《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的出台,面对多重耐药菌引起的重症感染,临床医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超说明书用药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抗菌药物如何超说明书使用:

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超用法

1MIC=4mg/L致病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亚胺培南1g1/6h,延长滴注时间至2h可增加疗效(B级);

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416mg/L),延长亚胺培南的静脉滴注时间,如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延长至23h,可使T>MIC延长(B级)。

2.美罗培南

超剂量:对于非脑膜炎患者亦可加大给药剂量,如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性粒细胞降低患者感染及败血症可增加至2g1/8h

超用法: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416mg/L),延长美罗培南的静脉滴注时间,需持续静脉输注14h,以保证给药间隔时血药浓度维持在MIC以上(C级)。

3.舒巴坦

适应证: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

超用法:可增加至6.08.0g/d,分34次给药(C级),每次持续1h静脉滴注。

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适应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超用法:延长滴注时间,每次持续34h静脉滴注。

5.左氧氟沙星

适应证: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超用法: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替代环丙沙星),750mg/d500mg/次,2/dA级)。

6.多黏菌素

超用法

1)治疗囊性纤维化(CF)患者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采用多黏菌素干粉(25160mg/d,分2次吸入)或喷雾吸入;

2)治疗非CF支气管扩张患者下呼吸道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采用多黏菌素E注射剂(100IU/次,1/12h,持续6个月)或多黏菌素干粉吸入;

3)治疗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多黏菌素E注射剂吸入治疗(5IU/次,1/8h)与其他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目前不推荐单独使用。

超剂量:治疗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多黏菌素B首剂加倍至300mg,随后150mg1/12h可获得82%的临床治愈率(C级)。

7.万古霉素

适应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复杂性感染。

超剂量:推荐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需达1520mg/kg。为了迅速达到以上目标血药浓度,重症患者可考虑应用2530mg/kg的负荷剂量(A级)。

8.替考拉宁

超剂量

1)国外说明书推荐的替考拉宁给药方案为治疗首日给药2次,次日起每日给药1次,根据感染类型,1次剂量可为400800mg612mg/kgA级)。

2MRSA感染:前48h可给予600mg1/12h,维持量400mg1/24h

9.达托霉素

超剂量:对于持续性MRSA菌血症和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如果药敏试验提示对达托霉素敏感,可考虑用高剂量的达托霉素(10mg·kg-1·d-1)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来治疗(B级)。

10.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超适应证

1)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西环素可与其他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联合治疗(C级);米诺环素针剂用于敏感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A级);

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100mg/次,1/12h,静脉滴注或口服(C级)。

11.替加环素

超适应证:2008年亚太HAP专家共识将其推荐作为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中MDR不动杆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的一线用药,MRSA感染的二线用药(C级);还可用于继发性菌血症、糖尿病足感染伴骨髓炎。

超用法

1)用量:可增至素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印度卡迪拉因违反药品生产标准而被FDA警告

  新型口服抗凝剂解毒药物将帮助医生放弃使用

  药物安全警告:FDA再次发声,SGLT2类降糖药

  Nature:黑色素瘤细胞能有效抵御活性氧化应

  喹诺酮警示再升级!美FDA呼吁警惕可能风险

  赛诺菲宣布因易导致严重过敏将在美召回Auvi

  FDA对艾伯维丙肝药物存在严重肝损害风险提出

  Cempra抗菌药物solithromycin曝出安全性问题

  GSK抗抑郁症药物或增加青少年患者自杀率风险

  Head&Neck:幽门螺杆菌或增加 喉癌风险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研发动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