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据介绍,截至2016年3月8日下午5时,共收到提案5375件。
涉及医疗卫生的相关提案,内容集中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政策落地;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届会议上,引发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医卫话题有哪些?他们有何建言?
热词一: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2016《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认为,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应是限制医生,而应是鼓励医生勤奋工作,薪酬制度应该体现与自身服务相称的劳动价值和合法收入,要激励医务人员在医疗市场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为病人提供低廉高质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尽快制定符合医疗自身规律和行业实际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并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落地,不能让公立医院“戴着手铐和脚镣”跳舞。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呼吸科主任孙铁英建议,建立以岗位职级为基础,符合医疗服务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认为,应注意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同待遇,同城同待遇,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官方回应:年底出台薪酬改革的规范性文件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年底前将出台医务人员薪酬改革的规范性文件。“出来的为什么稍微迟一点?主要是考虑出来以后对我们的行业、对我们的战线、对我们的医务人员,真的要让人家感到眼睛有点发亮。你别出来以后等于没出,那没啥意思。”
热词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2016《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原院长林嘉滨认为,医疗服务收费由政府严格限价,背离市场规律,无法体现服务价值,而政府财政补偿不足10%,导致药品耗材加成在医院收入中占比畸高。
下一步医改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由于政府补偿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如医疗服务收费不相应调整增加,势必影响医院生存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以中医推拿骨科为例,“一次骨科正骨手法的收费,按北京市的收费是10元一80元。10元是按摩推拿手法,80元是骨折的正骨手法。不管是手指、腕关节还是大腿,最高就80块钱。”
温建民说,中医的简便验廉深受患者欢迎,但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环境下,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中医实在难以承受“越服务越亏损”的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认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一定要讲究“辩证法”,调价不等于涨价,有些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要升,而一些虚高的药费、检查费要降。
医务人员不能简单地认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就是涨工资,这还涉及人员聘用、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应该把医务人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当成政府调控医疗资源分布的一个有力工具。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高春芳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例,全院3000多名护士一年的服务收费只够给50名员工发工资。“所有项目全部调整需要时间,能不能先调整护理费,让‘干渴’的护士先来点水喝?”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建议,尽快理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做到“三升三降”,提高挂号费、床位费、手术费,降低药费、耗材费和检查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降低患者和医保负担。
官方回应:相关意见将于近期下发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卫计委和人社部等部门配合研究制定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已经获得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原则通过,将于近期下发。
热词三:推动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