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322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一名仪器厂家的负责人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大医院设备的更新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一般情况下,4年之内院方肯定要求换新设备,不过由于其从投放开始,一切的维护,保养经费都是厂家承担,配件全部是进口的,所以一台设备实际的运行成本远超过造价本身,基本接近200万元,其中的利润也就没有纸面上那么大。”他说道。
厂家投放仪器
看医院耗材量
随着现在很多医院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各类仪器的科室也比原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厂家具体在哪些医院的哪些科室投放多少台仪器,还是要看医院的整体规模,换言之,只要厂家觉得能够保证试剂量的消费,这台机器就是值得投的。
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医生告诉记者:“不同的厂家有不一样的考虑,有些认为每天50-60个标本量就能够回本的,厂家有可能就直接跟医院谈了,有些觉得只有超过每天150份标本才能有利润的,可能就会找一些上规模或者门诊量更大的医院。”
租赁仪器也靠招标
厂家拿到大医院订单不易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和其他很多医疗领域中存在“招标”黑幕不同的是,其实这些仪器厂家都是通过院方举办的正式招标会才拿到的资格。对此,该医生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厂家拿到这个所谓的“标书”真的很不容易,他们不但要从各个方面去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本身代理国外品牌的质量是否真的过硬,口碑是否真的世人皆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虽然厂家到底投多少台在我们医院不由我们说了算,但其实院方本身,或者说具体到科室本身还是非常挑剔的,不少科室都出现过一个周期后重新换品牌的情况,其中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试剂或者这个仪器用的不顺手,或者真的在最终结果的权威性上受到质疑,我们会坚决地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