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典型病例:
67岁的张女士长期睡不好觉,经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每天服用3片氯硝西泮、2片氯氮平仍不能入睡。家属反映其睡着时便会打呼噜,有时白天坐在椅子上聊着天就睡着了。张女士接受了多导睡眠监测,提示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71.2次/小时,被诊断为重度OSAHS。
定义与评估
睡眠呼吸暂停指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出现呼吸停止10秒以上的次数>30次,或AHI≥5次/小时。
OSAHS发病率很高,有报道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有24% AHI≥5次/小时,6.2% AHI≥10次/小时。2003~2004 年,在上海、承德、太原等城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170821人中,OSAHS患病率为3.5%~4.8%,且极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发生睡眠猝死。但人们对本病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睡觉打鼾很正常,打鼾越响,睡觉越香。OSAHS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3种。①阻塞性:指口、鼻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运动仍然存在;②中枢性:指口、鼻无气流,胸腹式呼吸运动也不存在;③混合性:指在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继之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临床上以阻塞性OSAHS最常见。
除多导睡眠监测为OSAHS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外,其他简易的监测方法(例如上气道及食管压力测定、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声反射咽测量、影像学检查、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脉搏传导时间监测技术、血氧仪等)亦有助于明确OSAHS诊断。
治疗
OSAHS患者首先应注意减肥,调整睡姿,避免仰卧位。这些有助于减轻症状,尤其是对轻度患者效果较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即呼吸机,是治疗OSAHS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上文的张女士正是通过呼吸机治疗后睡眠才得以改善。此外,OSAHS还可通过腭垂软腭咽成形术、气管切开术、鼻部手术、颌面部手术等手术方法加以治疗。
癫痫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典型病例:
26岁的赵女士3年前被诊断为癫痫,给予丙戊酸盐治疗。经过药物治疗,她白天的癫痫发作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最近半年来,她睡眠中经常会被憋醒。医生开始以为是癫痫又犯了,增加了抗癫痫药物剂量,效果不明显。后来为她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未发现她在睡眠中出现癫痫脑电波,但发现她有明显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AHI竟高达45次/小时,即达到了重度OSA的诊断标准。
2003年一项系统的临床多导睡眠监测研究发现,成人癫痫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患病率为10.2%;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癫痫患者共病OSA达20%。癫痫与OSA鉴别起来有些难度。OSA导致的紫绀、憋气、肢体运动等容易被误诊为癫痫发作。而额叶癫痫发作及睡眠癫痫也容易被误诊为OSA。
癫痫和OSA为何有这么高的共病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癫痫可以加重OSA
癫痫发作本身就可以加重OSA,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癫痫导致睡眠结构紊乱、异常大脑放电影响呼吸系统等有关。癫痫发作可以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1期、2期比例,而NREM 1期和2期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额颞叶放电可能导致呼吸暂停。动物实验发现刺激大脑额叶和颞叶,可以通过抑制脑干呼吸中枢而导致呼吸暂停的发生。抗癫痫药物也可以加重OSA。抗癫痫药物可以减少呼吸中枢的反应性,降低上气道张力,导致体重增加等。这些都可以使OSA恶化。
OSA可以加重癫痫
很多研究显示,OSA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加重癫痫发作并影响癫痫预后。癫痫合并OSA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更高,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更差,对抗癫痫治疗反应差。OSA加重癫痫发作可能与增加NREM期唤醒、导致白天警觉性不稳定有关。马洛(Malow)等发现,在药物抵抗的癫痫患者中,有30%合并OSA。对于癫痫共病OSA患者,给予CPAP可以显著减少癫痫发作。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药物抵抗的癫痫患者,给予CPAP治疗以后,癫痫发作减少了50%。对于癫痫患者,如果打鼾严重,一定要注意有无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