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多的华润医疗集团一直在默默地攻城略地。
前不久,华润医疗与武钢在香港签署合资合作协议,武钢总医院以净资产出资占股49%,华润医疗以货币资金出资占股51%,华润拉开整合武钢总医院的序幕。
算上武钢总医院,华润医疗目前流露出有收购意图的各地医院至少在5家以上,包括北京、天津、广东高州、武汉、太原等地。此前华润已经收购了昆明市儿童医院66%的股权。
不仅如此,由上海医疗器械集团、万东医疗、三九脑科医院等华润集团旗下业务板块拆分重组而成的华润医疗还在医疗器械领域高歌猛进。1月18日,华润万东公告称,华润万东已经完成对上海医疗器械100%股权的收购,而华润集团旗下的医疗器械板块也正式并入华润医疗。除此之外,华润医疗还在重庆、漳州等地继续收购医疗器械企业。
华润医疗大跃进般的扩张背后,却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3月5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也承认:“医院整合起来难度是比较大,花的精力会多一些。”
被动整合
“我们预计在3~5年内,收购50家内地医院。通过对原有医院设施进行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为内地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2012年7月3日,华润集团副总经理马国安在漳州这样向媒体表述。
当日,华润集团与漳州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重组福建瑞祺堂药业,建立医药流通网络,并进一步发掘可合作的医院资源。华润此前已经与漳州最知名的片仔癀达成合作协议。
华润医疗成立于2011年10月,其定位是“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管理精益、医术领先的医院网络;成为技术创新、全球运营、中国领先的医疗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成立之初,华润医疗除了万东医疗、华润三九旗下的三九脑科医院以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之外别无他物。但仅3个月,2012年1月,公司就开始筹划与天津市卫生局合作,投资建设综合医院。
其后,华润医疗与昆明儿童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武钢总医院、太原市八院以及太原市妇幼保健院都签订了合作协议。有的是和医院达成重组收购意向,有的则是合作办医。
但除了昆明儿童医院之外,其他拟合作的医院还只处于意向阶段。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叶观瑞明确表示:“双方只是有个意向,并没有签署明确协议。华润方面原本计划控股51%,他们的人来我们医院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仅此而已。”武钢总医院方面也传来类似的说法。
这些医院合作的背后,均由华润集团的“全方位合作”做保障。例如,早在2009年,华润集团电力、燃气和房地产三大板块就已经开始涉足天津的经济建设;太原则是华润总部基地项目的所在地,仅其中一项旧城改造项目就已经投入近300亿元;昆明也是华润商超和房地产同时推进的地方。
被收购的医院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选择权。叶观瑞表示:“高州市也和华润有地产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医院都是国有的,政府方面答应了自然什么都好办。”
复制华源?
在“50家医院”的宏愿之下,华润医疗马不停蹄地在各地搜寻可到手的猎物。但一家大型药企负责人表示:“华润的资源确实比较丰富,他们在收购医院时能够发挥其他领域的协同优势。但在内部整合上,华润做得就不那么出色了。”
公立医院都为非营利性质,一旦实现股份制,外界普遍担心的是公益性能否保证。但实际上,公立医院改制的最大障碍并不在此,而在医生身上。
在此之前,平安集团、方正集团也试图对地方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革。但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被迫离场,其中失败的关键因素正是人员编制问题。昆明儿童医院的改制和其他医院一样,实行“老人老办法”,即原有医务人员保有事业编制。
同为昆明市定点改制医院之一的昆明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表示:“目前来看改制后身份没变化,待遇还提高了,但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这正代表了众多医生的心声,事业单位的身份和职称令很多医生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突然面临改制,引发的反响不亚于当年的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