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O2O行业便不时曝出企业倒闭、裁员的消息,而继一亩田陷入数据造假风波正式拉开了O2O企业裁员大幕之后,一份《O2O行业死亡名单》也旋即出炉,并在网上疯传开来,一时间O2O行业华服落地,露出满身疮疤。光鲜亮丽的风光背后竟是尸骨累累,令人心惊。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突然发现,原来前段时间还一直在嚷嚷的“热钱”似乎也不那么“热”了。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当资本市场的江水开始转寒结冰,最先被冻死的自然也是那些浮在水面的“鸭”——O2O创业企业。
O2O行业现状
在看似毫无征兆的风向变化面前,一批O2O企业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倒了下去,这些企业麾下的员工纷纷躺枪自不待言,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而回过神来的O2O们,则立马动手,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员,
不独小企业如此,就连最近和黄教主、Anglebaby同步举行婚礼的美团、大众点评也被曝出“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或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似乎也对合并前景存疑。由于两家业务资源的大量重复覆盖,为了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似乎免不了要用大规模裁员来作为新婚礼物。按理说对手如此,作为百度该偷笑不止了,然而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就在前几天,有用户爆出猛料:百度近日或将进行大规模裁员。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莫不是百度倾力投资糯米业务,用力过猛闪到了老腰?
那么,究竟为何转眼之间这些原本看来红火得如同烈火煎油的O2O们,在短时间内竟都如遭霜打,弃甲曳兵,以至于挥刀“自裁”了呢?
过度依赖补贴
有人曾这么评价目前O2O行业:“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狗来买单”。简单地说,我们的O2O企业大多都得了“补贴综合症”,不分从事行业,也不分服务性质,个个都是不烧钱不成活的“不补贴不舒服斯基”。两个月烧完上千万美元者有之,三个月烧完上亿者亦有之,更遑论某团一月烧钱数亿,融资的数亿美元都被烧得见了底。
烧钱不怕,怕的是烧了之后并没什么卵用,空自豪奢,最后烧得连骨灰都没留下。这种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发展严重依赖融资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同时吸引到的都是只贪便宜的无忠诚度客户,只要补贴力度降低或取消就立马走人。这种情况只会让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患上毒瘾一般的“补贴后遗症”。
过度依赖融资
而资本从来都是求利的,没人会愿意陪你烧钱卖情怀。更何况烧了这么些年,连个渣渣都看不到,资本没有那么多耐性和理性,投资人不耐烦了,资本市场不耐烦了,O2O行业当然就只好“干了这碗热翔”了。
有人说了,要说烧钱,你看看某东至今尚在亏损,但投资者还不是仍然陪着烧钱玩么,还起劲的很哩,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给O2O企业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性,毕竟O2O是个新兴商业模式嘛。然而君不见,某东现在已成为3C和电商行业的巨头之一,格局明显,不容置辩。而O2O行业还依然乱战不休,几大势力都竭力死撑,这中间充满变数,前途如何还很难看清,固然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但填无底洞的事儿又有几人有此肝胆去做呢?狗跟着狼嚎,结果必定是吃一顿棒子。
更不用说在重利轻义的商业氛围下,众O2O玩家们从来也没老实过,为了获取融资,谎报融资金额、刷单造假都是家常便饭,真当投资人和消费者都是二傻子呢?只能得到一时的快感和朋友圈夸张的假数据,最终收获的也只有久久不散的空虚感和退潮后被人发现在海滩上裸泳的羞耻play。
资本市场寒冬
美金结构的投资伴随着美股市场的低迷变得越来越少,国内股市的疯狂跳水也让我们的投资者不得不谨慎观望,二级市场的不景气对风投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O2O玩了太久的概念而不见实效,让投资者普遍产生了厌倦情绪,人傻钱多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一级市场投资趋于谨慎,资本寒冬正在来临。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