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骗取医疗保险的案例已屡见不鲜,那么,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1月24日,审计署对外发布2017年第1号公告,披露了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医疗保险基金的专项审计结果。从审计情况来看,本次医保基金审计共发现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15.78亿元,约占抽查资金金额的0.46%揭示了部分地区和单位医保基金筹集不到位、支出使用不规范、制度衔接不到位等五大问题。
“除一些单位或人员主观上法纪观念淡薄、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外,还有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未理顺、医保制度间衔接不到位等体制制度方面的因素。”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主要负责人在谈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时指出,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管不到位、对骗保行为追责力度不大等也是重要原因。
乱象一:乱刷医保卡
“我爱在药店买红枣,感觉质量不错。”湖南的李青(化名)谈起她在药店的“购物”经历,今年元旦,得了感冒的李青在药店买药时顺手买了两袋红枣,并用医保卡结账。
在她看来,“平时买药花不了多少钱,医保卡里的钱买点食材补品免得浪费”。在周围的人中,这并不是李青独有的经历,“我阿姨以前还会在药店买油、米等”。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医保卡是国家设定用于医疗消费的个人专用账户。
根据人社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通知》,医保卡只能用于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刷卡看病买药,所取的药必须是由国家设定的医保目录中规定的药品,原则上不得提取现金,禁止用于医疗保障以外的其他消费支出。
然而,从李青的经历看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专款专用”显然并未完全做到。
审计署公布的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结果中,就指出有1.4亿元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被提取现金或用于购买日用品等支出,涉及539家药店。
其中,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在2014年至2015年间,违规利用医保个人账户刷卡销售日用品等5152.53万元;2015年至2016年6月,哈尔滨市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142家分店违规利用医保个人账户刷卡销售日用品等1490.75万元,仅这两家机构涉及的医保资金就占比达47.5%。
一位与李青相熟的药店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以前用医保卡买生活用品很常见,现在管得严了”,但只要和工作人员认识或熟悉了“就很容易”,她坦言,“顾客有需求,药店又增收,各取所需”。
从公告结果来看,除了用“看病钱”买日用品、保健品等,定点药店还存在用以药串药、冒名顶替等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2015年12月,江苏省先声再康医药有限公司南京市丁家桥药店伪造处方销售药品,违规套取医保基金191.44万元;2016年1月至2月,南京市金陵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医保定点零售药店通过串换处方用药等方式,违规套取医保基金141.99万元。
“有些消费者购买的药不在医保名录中,药店就会串换药品名称,用医保卡刷这些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药品。”上述药店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串换药品是套取保险金的常用手段。
2015年至2016年6月,淄博市张店建联药店等3家药店则通过上传虚假药品销售记录的方式,违规套取职工医保基金265.69万元。
乱象二:骗取医保基金
从审计结果看,套取医保基金显然不仅仅只存在于定点药店购药这一环节,医保基金的统筹账户也没能“幸免”,公告明确指出,部分定点机构和个人骗取套取医保基金。
本是被拖欠工伤赔偿款的受害者,浙江金华的70岁龚大爷(化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却坐上了被告人席。
在工地上打工的龚大爷在一次工作中,被掉落的水泥砸伤了腰,面对数万元的医疗费用,老板却迟迟不肯出面。
工伤医保不能报销,龚大爷便“动起了脑筋”。“我想家里没有啥钱,就想减轻点医疗费负担,所以跟医生说,我是在家搬运水泥时,砸伤了腰。”龚大爷在之后的住院期间,都谎报了受伤原因,因此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