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给民营医院自主定价权意义有多大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人保部联合发布通知称,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不当干预;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提供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保范围,建立双方谈判机制。

此通知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人们迅速抓住了它的要点——政府正在放松对民营医疗领域的管制。可是,接下来的评论却陷入了异途。有的人在欢呼,“春天要来了”;有的人则摇头叹息,“以后岂不要涨价”;还有的人表示谨慎的乐观,“那是正确的事情,但是有多大作用却还得观察”。那么,公众该怎么看待“松绑”的意义呢?

民营医院的春天来了吗?

三部委新规公布后,资本市场马上有了反应。所谓“民营医院概念股”强势崛起。金陵药业、复星医药、开元投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幅拉升。截至当天收盘,开元投资上涨7.48%,金陵药业涨6.64%,爱尔眼科涨5.92%

广发证券分析师吴雅春和贺菊颖点评道,“这是中央部门首次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尽管只限于非公立医疗机构,但我们认为这是促进医疗市场化的第一步。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有利于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化,加强各类医疗机构的竞争,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对政府来说,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可加大医院自我调节功能,改变依赖药品收入和政府补贴的旧模式,符合目前医改方向”。

他们相信,此消息极大利好医疗服务行业,故而推荐投资者重点关注诊断服务等上市公司的机会。这是“利好派”的代表观点。

可是,不同意见也多得是。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只不过看上去很美而已。

目前,我国非公医疗体系包括两个部分: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结构。对于前者,价格管控早已不是事儿,新规主要是针对后者。可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之所以长不大、不成才,主要的原因还是医疗人才的缺乏,而不是别的原因。

一位民营医院院长说,经过20余年发展,非公医疗机构虽有万千之数,却无半壁之功。其中不少甚至沦为“广告医院”,业务范围就在“上三路”(指美容、牙科、皮肤病)和“下三路”(指性病、肝炎、不孕不育症)之中,声名不佳。“价格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支撑价格的医生。医生都在公立医院的“鸟笼”里呢。

何况,政策规定,要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必须执行现行医疗服务和药品政府定价,由此,新规赋予的自主权已经大打折扣了。除非民营医院放弃医保,而那又是难以想象的,尤其在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广的情况下。

三部委在文中明言,新规的用意在于“运用价格杠杆鼓励社会办医,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对此,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表示,这个目的很难达到。“新规更多的是一种姿态。当然,这个姿态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医疗服务的价格会涨吗?

和资本市场的乐观相反,网络上一片担忧之声。某网站的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网友担心三部委的新规将导致看病更贵,只有三成左右的网友表示不会,剩下的则表示“不好说”。有网友说,新规是在为医疗服务涨价开道——不仅仅是非公医疗机构,而且是全部的医疗机构,因为新的市场价格很可能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参考,它们可能会“跟风”,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庄一强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价格什么情况下才能涨?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极具竞争力。可是,非公医疗机构并不拥有这样的地位。事实上,目前,它们整体上还相当弱势,根本没有集体涨价的能力。与公立大医院人满为患相比,非公医疗机构发愁的是如何吸引患者。

这话道出了很多院长的心声。南京同仁医院院长于振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年龄段都知道,当年连花生都是政府定价。当时以为放开了花生的价格,花生会变成像黄金一样的价格。实际上市场比政府管得更细,你价格高了之后,你就没有病人了嘛,市场就会对你调控,它是无形的手,没有人来看病,你不就垮掉了吗?”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三方博弈药房托管:生产企业反对声最强烈

  医改办机构归属是否应该回避利益部门?

  被抛弃数年的基因疗法为何卷土重来?

  药企将能全面采用社交媒体?

  云南白药中药守秘难解有毒质疑 国家机密成挡

  药企的顽疾:频上质量黑名单

  继民营医院后 医药电商有望获得政策倾斜

  县医院改革试点资金短缺 医疗服务价将调整

  社会资本办医恰逢其时 药企有望成为主力军

  放开医疗价格后的自由市场是否会衍生“看病

药店电商经营需要大平台 智在提升用户体验

民营医疗机构占总数四成 诊疗人次数不足3%

由云南白药衍生的中药配方保护管理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至关键时刻

希爱力祭出价格杀招 万艾可会应战吗?

医改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医改排头兵:安徽如何用机制破除以药补医

康美药业凭什么能拿下80余家药房托管权?

如何让药企愿意生产经典老药?

民营医院“价格松绑” 难破公立医院垄断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