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布局上来看,百度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视程度相比AT依托自有产品(微信和支付宝钱包)的医疗拓展要大得多。
众所周知,百度是以搜索发家,所以几乎各行业都通过那个小小的搜索框与互联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火花。医疗也不例外,在百度这个媒介的作用下,有关医疗的信息漫天飞舞。而医疗这一敏感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权威性与专业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百度也因此受到了质疑和指责。
所以,对百度来说,首要就是改观医疗信息的不专业性。
百度互联网医疗布局

在2010年,百度与医疗信息平台“好大夫在线”合作,邀请上千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进行医疗词条的编撰。
两年后,也即2012年9月,百度百科推出“彩虹计划”,对4万个常见医疗类百科词条进行锁定,将编辑修订权交给认证过的权威专家,而普通用户将不能参与编辑。
半年后的2013年5月,百度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唯一指定网站——百科名医网、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是组织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的权威院士和百余位专家,共同编撰百度百科疾病类词条,帮助用户通过百度搜索获得权威的医疗信息。
而在推出“彩虹计划”的同时,百度也首次试水在线医疗领域。
2012年9月,继与好大夫在线合作医疗词条两年后,再度牵手。此次主要是把好大夫平台的优质、权威医疗内容推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医疗知识、专家咨询、病友互动等一站式优质服务。
在近一年后,2013年6月19日,百度自有在线医疗产品“医前智能问诊平台”上线。这款产品主要依托百度知道专家资源和病例问答内容,以及好大夫在线、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有问必答网、育儿网、中国育婴网、宝宝树7家医疗健康类网站的数据,帮助用户在就医前通过百度构建的病例库,初步了解病情,避免盲目就医或延误就医。有些意外的是,目前已找不到最初的根据性别、所属人群、症状等定制化寻医问症的各类参数,回答问题也大多由网友提供。
不过在一个月后,“百度健康”的上线或许能打破这一疑惑。与以往的小玩闹不同,这是百度打造的一款全新的医疗就诊问询平台,目的主要是为成千上万的患者提供找医院、咨询医生、预约就诊、诊后反馈的一整套寻医问药解决方案。目前已涵盖14个科室,1.6万家医院。
而且此次百度健康是针对占百度收入30%的医疗付费推广位,可见其整顿整个民营医疗网络营销的决心。此外,百度健康的评价机制近似于公共点评,除了评论的本人,否则是无法删除的(包括百度内部)。
在一年后,2014年10月,百度医生Web版上线,用户可以在该平台找医生、问医生、评价医生。
百度医生目前已开通了预约挂号服务,用户可通过该功能选择科室、医生、和医生约定时间、最多可预约3名医生。百度医生现在能够覆盖福建、湖北、广东、江西、陕西、安徽6个省份。此外,百度医生方面透露,已经和斯坦福医院建立合作,用户可享全球服务。其中,移动版于2015年1月上线。
2013年2月,百度打通官方数据库。与国家药监局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向百度开放药品数据库、药品说明书范本数据库以及经过认证的可向个人售药的网站的数据库信息。依据国家药监局的数据信息,百度同步发布了三个安全用药产品:认证药品搜索、药品范本说明书百科词条和认证网络药店搜索。
一年后,2014年4月24日,百度正式发布大数据引擎,将“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核心组件开放,并率先在政府、医疗、金融等传统领域开展合作,这也是全球首个对外开放的大数据引擎。
2014年7月6日,在继城市预测、景点预测、高考预测、世界杯预测之后,百度预测又正式推出了疾病预测产品。可提供手足口病、流感、艾滋病、肺癌、肺结核和性病等12种疾病的活跃度、活跃度指数、趋势图,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的城市和医院排行榜,用户可以查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