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上周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又开启了一场盛宴。最先作出反应的就是A股市场,涉及的概念股以股价上涨甚至涨停作为回答。
而事实上,对于民营资本进入这个产业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本专题以最被社会资本看好的领域——民营医院为切口,关注一个个疑问:谁能加入这场盛宴?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能分享到多少?
民营医院,下一个金矿?
从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角度来看,医院成为了健康服务产业中,最被社会资本看好的领域。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看来,医疗服务行业在社会资本准入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体制方面的问题,而“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有针对性地破除民营资本的壁垒”。
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概念,并向整个社会开放。民营医院成为这一政策最大的获益者之一,一方面归因于医院在整个产业链的特殊位置,另一方面则因为健康产业的发展,亦会推动医院体系的变革,让民营医院拥有更多突破阻碍发展的“玻璃门”的机会。
市场反应:最大利好
在A股市场,一共有12家企业涉足民营医院投资。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它们的股价普遍上涨:比如以零售业起家的开元投资因为投资了一个民营医院,就迎来了两个涨停板;作为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复星医药因为此前在民营医院方面的收购动作,股价亦于昨日攀上新高。
民营医院正成为一块需要抢食的蛋糕。
10月16日晚间,A股上市企业贵州百灵公告称收购贵阳市天源医院100%股权——这让它赶上了“民营医院概念”这班车。
在A股市场,一共有12家企业涉足民营医院投资。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这些企业成为了A股投资者最爱的“题材”,它们的股价普遍逆市而涨:比如以零售业起家的开元投资因为投资了一个民营医院,就迎来了两个涨停板。
不止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意见》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最大的政策红利”。
在《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概念,并提出在2020年,这个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而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健康服务业“凡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而在准入之外,亦从金融、税收、人才、土地等方面,给予民营机构更多优惠政策,甚至详细的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政策。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看来,医疗服务行业在社会资本准入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体制方面的问题,而“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有针对性地破除民营资本的壁垒”。
从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角度来看,医院则成为了健康服务产业中,最被社会资本看好的领域。一方面,它直接和消费者接触,有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医院在市场中占有巨大的份额,据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透露,仅在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上,医院占据了80%的份额。
对“民营医院”情有独钟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作为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复星医药因为此前在民营医院方面的收购动作,股价于昨日攀上新高:10月10日,复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6.93亿元拿下佛山禅城中心六成股权;而在此前的9月3日,复星医药还收购了广州南洋肿瘤医院有限公司50%的股权。
该公司董事长陈启宇表示,将在华南打造民营医院集群,“这将为公司医疗服务板块的后续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但复星医药的布局远不止于此。2010年,复星医药通过与美中互利战略性合,获得了其旗下和睦家连锁医院,进入民营医院领域,其后又相继并购整合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宿迁钟吾医院等民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