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遭遇调查之后,世界最大胰岛素生产商诺和诺德成为又一家受到中国监管部门调查的外资药企。
8月14日,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说,此前中国工商的确造访了公司。在全球占有1/4市场的胰岛素大佬,在中国市场到底占有多大的份额,为什么受业界如此关注?随着调查的深入,其一举一动备受业内关注。
从葛兰素史克到诺和诺德,相关部门对大肆贿赂药企的调查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胰岛素大佬遭检查
对药企的贿赂调查,或许是刚开始。
有消息称,世界最大胰岛素生产商诺和诺德遭遇中国工商的调查。
相关资料显示,诺和诺德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诺和诺德的产品6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市场。员工总数3万人,分布于70个国家,产品销售遍布179个国家。
对此,8月14日,诺和诺德确认,此前工商相关领导的确造访过公司,并表示属于每年的例行检查,虽然中国工商要求诺和诺德提供其在中国运营的相关资料,但目前并未指出诺和诺德有何不当之处。
与此同时,诺和诺德首席财务官JesperBrandgaard在近日做关于业绩分析和展望时也表示,不清楚这是例行检查还是和葛兰素事件后续调查有关,公司将配合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其实,诺和诺德并不是第一家被工商造访的外资企业。
相关资料显示,葛兰素史克是国内目前正对60家外国及中国制药公司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的首家公司。
葛兰素史克涉嫌贿赂案件未结,一向自称清白的赛诺菲,在一位网名为“培根”的人士的举报下,深陷贿赂漩涡。8月8日,法国药业巨头赛诺菲(Sanofi)雇员6年前曾向500多名中国医生行贿的爆炸性消息,自此将贿赂外企的舆论推向高潮。
虽然赛诺菲在8月14日表示没有接到相关部门的调查通知,但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表示,市卫生局已经关注此事,并将协同纪检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就在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之际,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药企行贿调查近日展开。8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重拳出击,《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自8月15日至11月底,针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在全国范围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行动。
《通知》要求,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和领域被列为重点,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加强对这些领域招投标行为的监督,严厉查处招投标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保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高压态势。
当日,受此消息影响,8月15日,A股重挫医药股,沪指跌0.87%失守2100点,药企受到该消息影响,而中新药业大跌超过7%,而在140多只医药类个股中,上涨个股不到10只。据WIND数据统计,当日有近20亿元资金出逃医药制造和中药两个板块。
对此,东北证券分析师牛春宝认为,一旦整治开始,相关公司销售活动会明显受阻,严重影响下半年业绩。医药公司报表显示,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超过50%,一般的也达40%。
被外资垄断的胰岛素市场
中国市场一直是诺和诺德最大的胰岛素销售市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2.8亿,在中国,这一数字已经超出9200万,人群患病率接近10%——世界卫生组织因此预计,2006年至2015年间,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将耗费中国卫生经济投入5580亿美元。
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力,成为各个胰岛素巨头角逐的对象。目前生产胰岛素的企业中外资药企有,诺和诺德、美国礼来制药、赛诺菲;国内药企主要是通化东宝(600867)、甘李制药和万邦制药。
在国内,外资企业占据了胰岛素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主要因为这些企业进入早,培育起了中国的胰岛素市场。
据中商情报网8月3日公布的中国胰岛素市场各厂商市场份额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上,诺和诺德以7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位置,礼来和赛诺菲分别把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