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上海:混合制医院拿出10%股权给“医生合伙人”

有人说,这家医院的估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有人说,这家医院能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医疗资源对接到上海来;还有人说,这家医院总能吸引各种号源紧张的专家前来“多点执业”。

1030日,这家传说中的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向全国最顶级的专家们发出“邀请”:来分股权吧。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这家医院为医生预留出10%的股权,将出售、分发给那些“值得长期合作”的医生。

第一轮分股,有50多名医生报名参与,最终有7人经遴选获得了总计约0.5%的股权。究竟什么样的医生可以拿到股权?医生们为什么愿意放下“身段”到这里来执业?医生们想要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在进行的“医生合伙人”制度,将成为我国医改实践的一份有力参考。

什么样的医生能拿股权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本身,就是一片医改的试验田。它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最大的控股股东是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一“出生”,它就备受瞩目。它是国家卫计委和上海市政府的“医改试点项目”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单位,有超过1000名外院专家在这里“多点执业”,其中200余名专家与医院产生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每周至少会有一到两个半天在这里问诊。

入股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用上海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张梅(化名)的话来说,“没什么医生是不愿意的。”

张梅说,新时代患者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向往需求,与现有医疗资源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落差,与此同时,医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为了看一名专家的门诊,与专家说上几分钟的话,有的病人要排上一整天的队。

“医生也需要出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张梅发现,很多公立三甲医院年轻的主治医师,已经有了“树品牌”的自觉,他们会在网上详细回答病人的提问,态度可亲、语气平和,“如果能在国际医学中心树上品牌,求之不得。”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彭添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年多前,在没有太多宣传的情况下,不到一周时间就有50多名医生报名参与医生持股计划。这些医生中,有主治医师、副主任、主任医师,有名医,也有职级不高但口碑很好的“小医生”。

“并不硬性要求一定是多资深的医生。可以是副主任以上、高年资、名声很好的医生,也可以是医技得到公众认可的医生。”彭添智说,一个硬性要求是,持股医生应该是与SIMC合作稳定的医生,“每周来坐诊,并且未来35年长期合作。”

医生们可以在这里建工作室、建医生集团、建创业基地,也可以和其他医生集团合作与互补。医院,成为一个平台。它能为医生做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其中包括:执业落地、医生助理、品牌营销和客户维护等。

入股医院,医生更看中什么

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本次拿到SIMC股权的7名医生中,有5人来自体制内的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两人来自体制外的医生集团或自由医生。这与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体制内医生不愿去体制外”情形恰好相反。

张梅就是第一批拿到股权的三甲医院名医。她告诉记者,实际上,医生入股医院的愿望很强烈,只是大多数公立医院并不支持自己的“名医”去民营医院执业、入股。“医院不支持,就容易给学术地位、经济收入、声誉等带来负面影响。”张梅说,自己之所以敢于“大胆地”到SIMC进行多点执业并入股,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SIMC与她所在的三甲医院是合作单位,医院领导也支持。

SIMC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家国有、民营资本混合制、探索医改的先锋医院。它在拥有极佳的硬件条件的同时,还兼顾专业的医护团队、职称评定等功能。最近,一名刚刚从公立三甲医院“跳槽”过来的主治医师,在入职不到一年里,已经获得了申请副高(即副主任医师——记者注)的资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企上半年医药领域海外投资已超43亿美元

  诺华新药3期临床疗效积极 改善老年黄斑变性

  BMS Opdivo联合BMS-986205的免疫疗法组合早

  美尼尔症新药临床3期达到终点 显著缓解眩晕

  上海医药37亿收购康德乐中国公司

  默沙东PREVYMI近日获批 成15年来首款巨细胞

  赛诺菲携手BD启动糖尿病全程管理战略合作项

  辉瑞卖掉股权 “海正辉瑞”不复存在

  安徽放开医院二次议价!

  欧洲药管局确认 进一步限制达利珠单抗药品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