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中国当局指控葛兰素史克(GSK)主导了一个腐败网络时,大型制药企业便已准备好,在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药品市场之一,将面对一个漫长的动荡期。
在西方药商眼里,那时的中国突然变成了经商风险很高的国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制药企业在对医生开展营销时变得更加细心,药品销售额增长也放缓了。
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医药行业的高管和分析师表示,危机感已逐渐消去。法国药企赛诺菲(Sanofi)驻华外部事务主管布鲁诺?根斯布格尔(Bruno Gensburger)表示,这个市场“又回到了之前的不正常状态”。截至去年底,除GSK以外的大多数制药企业在华已恢复强劲增长,分析师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会延续这一势头。
在乐观者看来,去年的贿赂丑闻只不过是中国药品市场上升过程中遭遇的一个短暂挫折。中国药品市场一直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不过,中国本土药品行业内一些人说,眼下说反腐风暴已经过去还为时尚早。当局还在继续调查GSK,除中国政府外,没有人知道对制药企业的调查会什么时候结束。
尽管GSK一直是调查的主要目标,但熟悉中国市场的人士表示,GSK涉嫌的行为长期以来在制药企业内非常普遍。GSK被控以旅游、娱乐招待和现金的方式,向医生行贿5亿美元。
西方制药企业一直在向中国大量投入资源,以获利于中国对药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人口在变老、变富,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等“富贵病”的风险也在增加。研究公司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650亿美元。
医药行业独立咨询顾问乔治?贝德(George Baeder)表示,GSK彻底改革员工激励制度,在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打击销售,但此举让该公司追随了全球医药行业抛弃提成式薪酬制度的潮流。贝德表示:“这最终可能赋予该制药企业一项竞争优势。GSK被迫领先于其他企业开发创新式解决方案……而其他企业最终也将被迫寻找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