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以国际标尺考量中国新药创制

中国医药市场是世界的,而世界的医药市场明天会有多少是中国的?以仿制药起家的中国制药,在全球制药研发、并购再次潮涌的时刻,以何种姿势迎接一轮又一轮的冲击,甚至突破重围走向世界市场?

新药研发

作为科技含量极高的制药行业,药企的发展终究要依赖创新产品的推动。自主创新效率的大幅下降,倒逼跨国药厂转身――利用其全球资源和信息网罗能力来重新制定研发策略,中国也出现了先声和恒瑞等布局全球创新药物的领头企业。但是对广大的本土企业来说,跟着标杆的脚步和眼光,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研发策略更为实在。

研发的“外面世界”

根据麦肯锡数据,过去20年全球十大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从10%提到17%,同时,药品研发的经济回报率从以前的15%降到了5%的水平。

伴随着全球大范围专利悬崖的到来,关于医药领域研发型产业危机的讨论越来越受关注。当然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是,领先的跨国药企的研发模式实际上早已悄然改变。知名团队Goldman Sachs最新选出的全球免疫/肿瘤类销量前10位的产品和20只处于中晚期临床阶段潜力产品中,75%的产品是通过非内部研发而产生的,合作授权是最主要的来源,而广泛的联盟以及并购也是重要途径。

另外,Thomson Reuters等机构统计,20102013年间,跨国公司拥有的临床末期阶段以及上市的创新产品,有63%来源于外部(其中22%来自于收购、28%来自共同开发/合资、13%来自于授权),仅有37%来源于企业内部。而特别有意思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品种中,最开始的开发基本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研究机构或者小公司。

一方面,面对专利悬崖大面积到来,跨国公司的研发策略在巨大变化,近年排名前20位的跨国药企在欧美等的研发中心被解散或大面积裁员已经司空见惯,大量借助外脑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中小型制药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取代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成为新药研发的主力军已是全球的趋势,上述那些全球关注的在研品种都是小公司开发出来的。不是说小公司研发实力比跨国大药厂强,而是跨国公司拥有更好的平台和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大范围的资源整合,跨国药厂需要筛选数万个项目才会选中其中的几个,而已经纳入囊中的项目最终获批上市的可能也寥寥无几。

实际上,跨国公司近几年早已采取这样的研发策略,比如,礼来公司近年在全球各个研发聚会上大力推荐其某个全球研发平台,该项目仅限于科研型的大学、科研机构和高新生物科技公司的参与,相关项目通过申报可以获得平台的各项帮助,也包含一系列筛选组件。这些筛选组件都是礼来公司在相关疾病领域上有着长期战略性兴趣的,包括癌症、神经功能紊乱和新陈代谢疾病。

中国要做什么

通过上述数据,中国药物研发能够获取些什么经验?正是通过利用各种平台和资金实力,撬动整个资源覆盖区域的研发创新能力,不少跨国公司成功度过了多次拳头品种专利到期的危机。而这样的研发方式,显然也是中国企业能够学习运用的。

而令人欣慰的是,先声药业“百家汇”适时出现在业界的眼前。对于创建“百家汇”,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是这样解释的:尽管先后研发了恩度、艾得辛这样的重磅新药,但在总结过去先声的研发模式时仍有遗憾,“低于预期”是最简洁的评价,低于预期的原因在于先声的研发模式、战略、机制几个方面优势还不明显,做了和人家一样的事情。任晋生认为,当下中国的创新药物要成功,关键是要在大的战略上形成差异化,必须更加开放。

先声药业官网显示,从201310月至今,“百家汇”已引进超过200个项目,其中174个项目完成评估,11个项目已完成深评和尽职调查,进入基金投资决策。另外,已有3家合资公司完成组建并获得资金支持,11家非投资公司成功入驻。预计2014年,“百家汇”将从本土以及美国、欧洲、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引进超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国打击医药腐败 药企利润大幅下滑

  巨头并购硝烟背后

  医药行业开启“大药企时代”

  摸准国内新药“重磅”节奏

  诺华、勃林格、GSK将在COPD市场短兵相接

  2014年全球在研新药情况分析

  从需求、供给、支付模型 看医药价格的形成

  中国疫苗走向世界还缺什么?

  各地新版基药招标铺开 独家品种优势更巩固

  半数医械企业将整改 外资伺机本土化生产

从美国到中国的EHS管理——借鉴国际经验提升

制药行业的变化和对策

物联网——创造医药流通新格局

我国医药行业增速放缓需求仍在

生物医药创新区案例:为什么其它地方出不了

今年医改任务时间表敲定 剑指高药价检查费

纠正公立医院盲目扩张 医疗市场资源配置规划

2014医改重点任务将积极推动社会办医

低价药品:提价前还需约谈

医生眼中的职业改革:多点执业释放资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