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是什么推动了药价脱缰

继湖南、浙江众多药企大面积弃标后,医药领域寒风继续劲刮,向全国最低价看齐已不再是新鲜事。近期重庆药交所再添一项腰斩药价的利器,将之前业内众议颇多、史无前例唯低价论的安徽县级医院挂网价格进行采集和联动。突破了省标只参照其他地区省标的国家招采规则,再添了一项史无前例。

医药降价规则的迷惑

一时间企业困惑不断,疑虑不断,如此狂野而任性地制定各项挂网规则,全国省标最低价还不算,还要倒追到某一个地市、某些县级医院、某一家低价供货的医院和药店,医药企业未来营销如何来做?偶尔的报价失误和遭遇恶意投标允不允许企业纠正和生存?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相关流程和设计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和制订中,主要宗旨即从药企继续压缩15%利润贴补医院,继续以药养医。省标降幅已达10%以上甚至更高,有多少产品具有如此高的利润可供割肉?达不到企业就要关张,就要裁员?

即使企业无奈认命,低价进入也缺乏销量保障,最终仍是死路一条,医药行业的投入产出和企业权益又如何保障?如此与行业和企业经营规律严重逆行、一刀切的武断政策实施后留下的只能是药价真正虚高的产品,反将众多质量和疗效更有保证的品牌药和新药一律驱逐出医院,导致企业停牌,产品灭亡,员工失去保障。

民众各项衣食住行近年来每年提价幅度至少10-20%,唯独医药行业按兵不动。企业融资财务成本已在7-10%甚至更高,硬件投资压力山大,原料提价势不可挡,研发和营销周期遥遥无期,在对药价问题大加指责时,是否考虑过众多药企如何生存?医药行业是否将直接倒退?

轰轰烈烈的房改以国家重金扶持房地产复兴为收场,将医改简单定位为药改,偏离实质和行业与企业经营规律,会否同样越改越偏,越改越高?能否请医改专家、议价专家负责将降了价的企业产品包销出去,帮企业给员工发工资?以计划经济想象市场经济,以理论设想和发达国家经验代替其他行业实际运行规律和发展中国家治理方案,以行政干预代替行业沟通和对话,将一个行业的问题简单推卸给另一个行业,越用劲越偏离实质。

看病贵的真实内因

企业抱怨喊冤不断,民众意见颇多,医疗费用和药价究竟如何高起来的?如何能够专业化治理,而不是釜底抽薪,杀鸡取卵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割裂式、理论化地进行药改?

1.医保费用形同公款消费,推动大医疗、大检验、大处方。

国家不断增加医疗投入,实现医保共济医疗初衷良好。但由于对医疗机构各项管理和监管缺位,医保费用如同国企的公款消费,花着不心疼,花的越多医院和个人效益越多,变成唐僧肉,助推了医疗费用直线上涨。国家补贴部分尚不及一线城市的一次门诊费用。医疗费用的风筝早已飞得很高,靠降低药占比抑制上涨的理论设想最终只会让风筝脱缰飘到天际,只有正视医疗费用高的形成基础,全面控制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才能将风筝拉回到地平线。

2.规范医疗和处方审核缺失,患者选择缺位

小小的皮肤病,能开出一、二十种雷同用药;小小的住院大夫,比主任开方更加高大上;一个高价大处方不管患者是什么体质、什么病症简单改个患者名字通行无误xx患者作为弱势群体只有买单权,缺乏知情权和选择权。只有全面普及民众健康常识和医疗常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机构规范性,加强监管,将选择权交给患者,为民众配置健康顾问答疑解惑维权,才能有效加以改善。

3.医药营销一支笔,药企只能看脸色

医生不开方,再好的药也只能压仓库。企业无法决定产品命运,医院的进院门槛能否迈过、医生是否选择用你的药成为产品最重要的命运宣判者之一。当一切由医生决定患者的医疗成本、决定用什么药,而不是规范服务至上,患者满意度至上,想必你都懂的。

4.挂网采购不降死,降了也死

以低价药为代表的挂网囧境几乎成为国内企业的宿命,现已远远超出了同质化产品竞价拼价的范畴,几乎各个光鲜企业、光鲜大产品无一例外也要开始接受煎熬。无论挂网采购、二次议价还是药房托管,无一例外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不降是死,降了同样是死,能活下来的只能是药价水分十足的产品。事实上药价虚高也正是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步步推动起来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药健康产业有望再现并购热潮

综述: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管理

【2015CIT大会】颜红兵:不稳定性心绞痛,是

制药企业遭遇环保生死劫:治污成本动辄上亿

空气污染、脑卒中与焦虑

三个月砸下750亿美元 生物医药产业整合or钱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内外兼修”

收购“39健康网”的朗玛信息是如何炼成中国

干细胞政策松绑撬动千亿市场 龙头公司迎价值

杨焕明:奥巴马版“精准医学”的“精准”解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