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农合医疗资金池年度扩容416亿

依照新的筹资标准,2013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此外,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水平原则上也相应从每人每年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0元。也就是说新农合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水平将提高50元。

被反腐风暴压制多时的医药行业,近日终于迎来一大利好。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依照通知要求,新农合2013年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40元,年筹资总额有望超2800亿元,创历史新高。

400亿新增资金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将有望至少给医药行业注入416亿元新增资金。

依照新的筹资标准,2013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此外,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水平原则上也相应从每人每年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0元。也就是说新农合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水平将提高50元。

来自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披露的新农合实施情况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参与新农合的人数已达8  .32亿人。这就意味着此番筹资水平提高带来的新农合年度资金池将扩容416亿元,达到创纪录的2828.8亿元。

2800亿元应该是一个底线。虽然新的2013年筹资方案允许有困难的地区个人缴费部分可分两年到位,但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相适应的筹资机制,以广州为例,该市内实施新农合政策的5个区农村居民筹资标准在明年将提高至每人每年450元。”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一位人士如是指出。

县级以下市场直接受益

“筹资水平的提高将刺激促进农村地区的普药的消费。”这是一家广州本土药企的直观感受。据其介绍,由于通知对新农合基金的结余率做了上限要求,这就为市场看多县级以下市场下了定心丸。通知显示,2013年须确保新农合基金结余率在2012年的水平上有明显下降,实现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当年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15%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城市市场用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的普药企业,甚至是一些跨国药企都在加快向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第三终端开拓市场。

东方证券医药分析师田加强亦表示,今后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将持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新农合的支出增速将会逐步快于收入增速,这主要得益于大病保障的实施将挖掘更多的刚性需求,8亿人群的县级以下市场将变得愈发重要。

在业内看来,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5%左右,以及扩大重特大疾病保障范围,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这三条是此通知的要求,将对县级以下医药消费构成显著利好。

以重特大疾病保障为例,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1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共20个病种的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就将以省(区、市)为单位全面推开。

药企将做“选择题”

当然,伴随着筹资水平提高的同时,事情的两面性也在逐步浮现。

随着新农合人均筹资额的提升以及大病保障范围的扩大,基层药品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将扩容,抗肿瘤药、精神疾病用药等与大病相关的专科用药企业将受益。但控费问题的不断被提及,对部分此前享有优质优价或单独定价政策照顾的药企而言,想要分享新农合扩容蛋糕就须做“选择题”:即究竟是选择县级以上市场,以保持现有定价政策,还是放弃定价照顾政策,进而换取包括县级以下市场在内的全国市场。

依照通知要求,各地须严格控制报销目录外的药品、检查、耗材费用。而所谓的报销目录,即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而这一目录药品多数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用药。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品招标第三方交易能否遏制行业顽疾

  解读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研发之路

  药交所加速粤医药板块分化

  养老题材股遭市场热炒 医疗保健等最受益

  一个医联体样本背后的机制瓶颈

  三大因素引爆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

  宫颈癌疫苗市场推广 需考虑多种因素

  国外禁售+外资围剿 中药面临双重危机

  国内IPO停发拉开医疗行业并购大幕

  医保与医改革思路:资金缺口或危及可持续

广东医改办并入卫计委 医改难度将加大

中药国际化 如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取消以药补医成医改关键 小用量紧缺药定点生

全球人参漂流版图 中国和北美地区全球出口量

国产药95%系仿制 2年后仿制药市场或达5千亿

医药重组整合第二浪 政策助推10亿级并购

上海自贸区的生物医药机遇分析

中国离疫苗强国还有多远

解码国内上市生物医药公司

中药注射剂监控趋紧 数百厂家或临破产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