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75岁西班牙牧师帕哈雷斯不治身亡。这是欧洲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也使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人数增至1014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与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协商后,已经任命戴维·纳巴罗为联合国系统埃博拉病毒疾病高级协调员,帮助协调控制疫情。与此同时,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三支医疗救援专家小组于11日和12日陆续抵达西非国家。
自今年2月埃博拉病毒首先在几内亚爆发以来,短短6个月,埃博拉疫情已被证实由几内亚蔓延至多达10个非洲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表示,此次疫情是埃博拉病毒出现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已经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尽管西非重灾四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努力控制疫情蔓延,国际社会也积极伸出援手,但目前仍有四大困境正阻碍着埃博拉疫情的控制。
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措施滞后
埃博拉病毒最初在几内亚爆发时,由于当地缺乏足够的医疗水平和良好的通讯条件,疫情在初始阶段被忽视甚至被掩盖,错失了应对疫情的最好时机。据报道,当几内亚当局3月22日第一次在官方表态中提到埃博拉病毒时,仅几内亚一国的感染死亡人数就已达到59人。
防止疫情传播的措施也不太得力。尼日利亚自8月9日起已禁止在该国内部和边界进行尸体运输,尤其不允许尸体从一个国家转运到另一个国家。几内亚当局也关闭了与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接壤的边境。但有报道指出,尽管官方通道被关闭,但要完全防止人员和尸体从一些守卫薄弱的环节穿过边境,仍非常困难。
日前,利比里亚政府也强制封锁了疫区的交通要道,关闭学校,并对受害人的家庭实行隔离,追踪他们的朋友和亲戚的行踪。但BBC的报道称,利比里亚示威者们曾封锁公路,抗议政府在收集患者遗体时的不作为或者措施不得力。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应对疫情的一大硬伤。在疫情集中爆发的4个西非国家,除尼日利亚的经济水平在非洲排名靠前之外,其余三国均较为贫困。尼日利亚在本月9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拨款近1170万美元进行疫情控制工作。但类似这样的“大手笔”,对疫情严重的其他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来说,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医疗系统几近瘫痪
8月9日,尼日利亚当局在首都拉各斯发出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填补医护人员的短缺,并承诺为志愿者提供人寿保险等额外待遇,以鼓励更多医疗人员志愿参与应对埃博拉疫情。拉各斯州卫生专员基德·伊德里斯在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称:“我们的医务人员非常短缺,这我不会撒谎,所以我们要征集志愿者。”
利比里亚的情况也同样不乐观。美国广播公司(ABC)在报道中称,利比里亚全国只有37名执业医师,而其总人口有400万之多。这样严重失衡的比例,意味着大多数人在生病时很难得到救治,更不要说要应对埃博拉病毒这样严重的疫情了。
国际医疗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MSF)称,由于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利比里亚的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已经崩溃。“无国界医生”协调员林迪·胡鲁姆8月10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透露,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5个最大的医院,已经关闭超过一个星期。她说:“我们明显地看到,(利比里亚的)整个医疗系统正在崩溃。”与此同时,面对严重的疫情,不断发生的医护人员的出逃现象,也让本来就稀缺的医护人员面临更大的缺口。
恐慌情绪日趋严重心理障碍难以逾越
对西非普通民众而言,对他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可能并不是埃博拉病毒本身,而是“埃博拉恐惧症”。
由于缺乏医学常识,西非国家很多人完全不了解埃博拉病毒,不知道病毒如何传播、症状如何、应该如何预防。常识的缺乏,导致疫情灾区人人自危,对病毒的恐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疫区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