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新型风险方程经校正后可利用常用信息评估任何国家人群的心血管风险。这种名为Globorisk的风险评分考虑了吸烟状态、血压、糖尿病情况及总胆固醇等因素,并校正了年龄与性别对不同国家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可以预测40岁及以上成人的冠心病或卒中风险。而将体重指数(BMI)加入评分后未能改善预测性能。
Goodarz Danaei(哈佛大学H.T.Chan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中心)表示,Globorisk是全球心血管疾病预防领域的重大进步。到目前为止,多数预测得分是由单一队列研究发展而来,其在中低收入国家人群中的准确性也未经证实。因此,这类国家中的医生与公共卫生决策者并没有可靠的患者、社区或国家心血管风险预测工具。
Danaei等使用了来自8项前瞻性队列研究(33323例男性,16806例女性,平均年龄55岁)的数据以估算方程回归系数,并开发出适用于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与致死+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程。并在另外3项研究中对方程进行了内部验证。随后研究者使用该方程及国家健康调查机构的数据(2006年及以后)估算了11个国家(包括美国不同地区)中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的群体比例。
内部验证中,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C-统计值为71%(95%CI 70-73),使用不同队列数据验证时的平均C-统计值为73.5%(范围 60~78)。3项研究的外部验证C-统计值分别为74%(95% CI,71-77)、83%(95% CI,79-86)与84%(95% CI,82-87)。
在任何年龄和危险因素分层中,不同国家之间预测的10年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差异很大。在韩国、西班牙与丹麦,5%~10%人群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大于10%,62%~77%的男性与79%~82%的女性风险小于3%。在中国,33%的男性与28%的女性风险大于10%,而只有37%的男性与 42%的女性风险小于3%。在墨西哥,16%的男性与11%的女性风险大于10%,只有55%的男性与69%的女性风险小于3%。
Danaei等人表示,该风险评估模型包括了年龄、性别相关死亡率并已经流行病学验证。它可以评估各国及年代中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它还突破了WHO风险评分(其系数基于对个体风险因素的单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潜在的风险管理工具
Karel G.M. Moons和Ewoud Schuit(Julius健康科学与基础医疗中心,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在随刊评论中指出,这些预测方法可能进一步帮助并说服各国决策者大规模引入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
我们可以综合国家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与已知效应量(来自不同疗法随机试验),再加上治疗依从性数值,来量化各个国家10年内所预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降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