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以病人为中心或导致学术营销的没落

伴随着价值医疗在美国的展开,医疗体系正在经历着几十年来最大的变革,特别是从原先的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就意味着以结果为导向,为了治好病,医生与医疗机构之间必须进行互相协同,这颠覆了原先的以单个医生的诊疗判断来进行治疗的模式。随着各层级医生之间的交流剧增,如何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就成为了医生最关注的。这也意味着原先的意图影响医生价值判断的药品学术营销模式即将没落,医生和医疗机构更多的是从最终的药效来进行诊疗方案的决策。

就美国目前的现状来分析,大医院的医生依旧有着较强的科研需求,毕竟他们主要关注的仍然是急重症和疑难杂症。而基础医疗的医生则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效果,并没有科研的动力。随着以结果为导向的赔付体系发展,特别是对再入院率和再就诊率的严格考核,所有医生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最终的疗效上,科研的最终目标也将是围绕着这一要点展开。

在这样的局面下,药品的学术营销正变得日益困难。原先的通过向医生灌输理念和药品学术价值的做法正日益失去作用。在控费的大前提下,医生需要的是疗效好价格优的产品,而不是通过在医生脑海中形成价值定势的产品。当然,这是在医药分开的大前提下,医生与药品没有利益纠葛。如果像中国这样有利益关联的前提下,则另当别论。

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前提下,药品的从属地位越来越明显。如果药品的药效本身非常好,其他的竞争者无法比拟,药品的话语权总体还是较强。但随着大部分药品专利的到期和新药研发进程的缓慢,大部分药品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明显。因此,为了提高诊疗方案的有效性,除了药品的服用以外,医生会通过移动医疗的手段去监控病人的情况,提供其他各类医护的后端服务。而为了让自己的药品更多的得到医生的开具,药厂也需要证明产品的有效性,这也就推动了药厂向服务转型。

随着各大药厂的竞争优势减弱,服务能力成为比拼的重点,而不是传统的广告轰炸或者所谓的学术营销。医生开具处方更多的是从能否为患者治好病出发,而不再是原先的记忆深刻或者科研需求。从美国的在线医生社区和医生工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要依靠药品广告来存活的公司发展都相对缓慢,而纯粹为医生提高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产品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再次印证了医生本身更需要的是服务而不是广告。

而且,随着ACOsIDNs的发展,医生的处方决策权日益受到制约,这对药厂原先的营销模式也是巨大的打击。药品必须向这些组织展示其有效性才能获得采购和使用,这对于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药品来说,更加需要配上良好的服务来提升其整体竞争能力。

因此,学术营销模式的没落只是早晚的事,但这在中国目前仍是药企主要的营销手段。中国的医疗体系仍是按照以医生为中心的模式进行运营,病人为了能够得到好医生的问诊,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药企只要抓住了医生就能将药品销售做好。但随着政府对药价的打压和对合规性的严格审查,药企的学术营销方式也日益捉襟见肘。为了保持公司的增长,药企需要转变思路,采用新的营销模式来拓展市场。

从纯粹的营销变成服务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中国的医疗市场非常特殊,后端服务的能力非常弱。中国的大医院因为拥有优质的医生和资源而虹吸病人,导致好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服务。而基层医疗则因为缺乏合格的医生和良好的医疗资源而不被信任。因此,如果药企要借助移动医疗的手段来为其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服务,后端的服务者是非常匮乏的,也将最终导致服务的有效性减弱,达不到最终的效果。

不过,随着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基层以及政府力推分级诊疗的发展,药企或许可以在基层推动新型营销模式的发展,从而为未来的转型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由于长期的不信任,病人回流基层的难度非常大,要想吸引病人进入基层,就必须真正的提升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这就需要药企从学术营销改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最终提高诊断方案的疗效。这点上其实是与价值医疗所追求的结果是一致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第三方检测的个人消费者市场机会

  匹伐他汀仍处于“淘金”艰难历程

  报告:2023年全球前列腺癌治疗市场将达到83

  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

  制药生态变革:并购创业公司成为大型药企研

  原料药出口:由粗放向精细迈进

  宁波发现问题生脉注射液1200支 现已全部被使

  新药研发格调之分:中国看需求 美国看突破

  3D打印医疗器械仍需时日

  医药配送商告危 七大死法

资深一线研发人员揭秘 生物类似药研发步步惊

照妖镜!“西门子事件”折射出的国产医械众

前列腺癌药物市场规模10年内将增长2倍

移动医疗成创投“新宠”

核酸药物小雨夹雪,多肽药物多云转晴

谁能最快跻身10亿俱乐部,捷诺维成功背后的

中国男人更挺“伟哥”:全球销量下降10%,在

抗过敏药物市场连续萎缩

GlobalData:心脏药物销售继续螺旋式下滑

肿瘤免疫融资市场新宠 生物公司IPO融资$1.9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