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最新披露的统计数据让甘李药业再度成为医药行业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证监会本年度终止审查的129家企业中,甘李药业赫然在列。由于该公司在2013年曾因内部员工举报而卷入涉嫌行贿问题,业界对其被终止审查的原因诸多遐想。
记者昨日多方联系甘李药业询问相关原因,但最终石沉大海。那么,在排队等候审查的过程中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公司以致能引来高盛等资本大鳄的青睐?冲击IPO失败会对甘李有何影响,其今后的命运又将面临怎样挑战?
排队中发生了什么事?
自2013年6月27日进入上交所主板初审名单,甘李药业为IPO的最后冲刺历时1年有余,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惋惜。作为中国本土唯一一家生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创新医药公司,其上市之路一度被认为旨在筹措更多的弹药与跨国医药公司竞争。
对于此次被证监会终止的IPO申请,甘李药业也试图低调处理。其公司官网在随后的日子里处于无法浏览状态。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未直接回应媒体的问题,转而让公司接线员代为转告。
“您可以把问题发到我QQ邮箱,我会代为转交给公司的负责人。”经多方联系,记者昨日联系上该公司接线员,但在按照接线员所指定的腾讯邮箱发送采访问题后,截至昨日晚间,甘李药业仍未就“导致终止审查的原因”、“公司是否会继续申请IPO”、以及行贿导致IPO审查终止的传闻和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等问题作出回应。
而行业人士则将甘李药业被终止审查的原因,归结于涉嫌行贿。甘李药业的一位医药代表“吴德江”曾向媒体举报,甘李药业为实现上市梦,从2008年就开始商业贿赂工作,其行贿的主要对象是各大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涉嫌行贿的金额“仅2012年就接近3亿”。此后,来自湖北警方的消息则指,甘李药业7名医药代表因涉嫌商业贿赂已在湖北被捕。
不过,甘李药业当时给到南都记者的说法,还辩称“湖北的商业贿赂事件属个人行为”,并非公司行为。
这个公司业绩如何?
在医药分析人士们看来,高盛等大佬押宝甘李药业主要还是看好其所处的行业背景和公司背景。甘忠如领衔的团队于1995年11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支人胰岛素——甘舒霖。
以研发自主胰岛素为目标的甘李药业公司成立后,1998年甘忠如和他的胰岛素小组又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超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速秀霖),2002年中国第一支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也在甘忠如和他的胰岛素小组的努力下开发成功,这一产品的问世也填补了国产第三代胰岛素的空白。
此外,更为资本市场所看好的是,甘李药业所从事的行业又有一个可以大讲故事的行业背景:经济正在腾飞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为印度、中国和美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达到5930万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甘李药业上市辅导备案登记于2012年11月前后或证监会受理后,即引来市场一片看好之声。
当然,其背后也有业绩在支持。依照甘李药业此前披露的信息,2012年其“长秀霖”胰岛素销量已经多达460万支。与此同时,来自工信部医药工业企业排行榜的数据也在凸显着甘李药业业绩的飙升:甘李药业收入排名全国328位,利润排名237位;2012年,甘李药业收入排名升至297位,利润则飙升至131位。此前,有媒体曾根据其排位推算,2012年甘李药业利润总额约为1亿元。
“甘”“李”从伙伴变对手
如果说,4亿元变卖29.43%的甘李药业股份,让甘忠如和李一奎散了伙,那么,6月27日晚间,通化东宝公告5.3亿布局甘精胰岛素产业链,则让“甘”和“李”之间的关系又多了“对手”这一层。
通化东宝公告,公司投资5.3亿元启动建设三代胰岛素生产基地,预计该基地产能将达到年产甘精胰岛素原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