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正在发起一场对于公立医院、部队医院将科室外包给民营资本的舆论讨伐战。对于目前在美国纽约工作的William Zhang(威廉·张)来说,如果不详细了解原委,会觉得这样的声讨很奇怪。
William Zhang最近扭伤了腰。他的全科医生顾医生,对他进行初检之后,开了一张诊断书,要他去拍X光照片。但是和在中国就医不同,X光的拍摄地点不在威廉张就医的诊所,而是专门拍摄X光照片的机构。顾医生给了威廉几个选择,威廉选择了离自己较近的一家。
这家机构不但可以拍摄X光,而且还有B超,透析等服务。整个拍摄过程很方便,在约定的时间达到X光机构,不到10分钟即完成。X光机构告诉威廉,报告会直接发送至顾医生处,而顾医生在看完片子后,会就下一步诊断方案联系他。威廉在顾医生处可以拿到片子,无需再和X光机构打交道。
在欧美,如急诊,麻醉和透析等医疗职能部门外包由来已久。如果和主治医生的操作联系得不是很紧密,像X光,抽血检查这样的部门干脆另立门户,独立于医院运营。
看起来,医院将业务外包,并不是什么“罪过”?在美国的确是这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这些外包部门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病人和该部门的医护人员通常是一次性诊断和操作,不需要长期跟踪病情,并根据病情变化对医疗决策进行调整。
除了一次性医学操作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也是最常见的外包种类。从医院餐饮,保洁,洗衣服务,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IT部门。以前,IT 外包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后台管理,病人账单管理,医疗用品供应链管理。近些年,随着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重要性的提升,相关领域的外包也渐长。
然而,中国医院的外包,却是将核心科室的诊疗整体外包。莆田系承包的医院科室,多为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科室。与美国外部的部门不同,这些科室并非一次性诊断和操作,同时也需要长期跟踪病情,并根据病情变化对医疗决策进行调整。
另一个不同点,就在于,中国医院外包的对象——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资本,目前仍处于向专业化转型的半途之中,泥沙俱下、参差不齐,仍有大量“江湖游医”的模式。相比之下,美国的医院外包市场,由于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规范的模式。
不过,即使是在成熟、相对规范的欧美,医院外包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外包服务的质量也会出现问题,对于可用于外包的项目、外包是否真的可以帮助医院提升效率等问题,同样有争议。
欧美医院缘何外包
“医院需要削减开支,并提高效率,所以专业的外包是大势所趋,这样医院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医疗保险领域的咨询公司Soyring Consulting的副主席Adam Higman(亚当·西格曼)表示。
作为商业机构,欧美医院为了削减开支,把医护以及后勤服务部门外包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在这些医院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全科室医院保住了科系的完整性。同时,这样做也削减了员工薪金成本和医院运营开支。
由于这部分业务的供给双方都在壮大,英国甚至出现了来管理这些外包方的公司,他们被称为“有统筹管理的外包机构(Managed-Service Provider,简称MSP)”。医院不必自己出去寻找合适的人选,这些MSP平台上,有数家提供外包服务的团队,由MSP根据医院的需要进行资源的匹配和调度。一些提供急症服务的医护人员乐见这样的模式,“可以专心做专业的部分,并且可以同时服务几个医院,收入也有所增加”。
欧美社会热议外包弊端
临床工程师,是大型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种。他们的工作通常是维护医疗设备清单,指导医疗设备技师的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校准问题的处理。这个通常不和病患打交道的工种,在一些医院被外包给别的团队,但是Wheaton Franciscan Healthcare医疗公司还是决定继续自己雇佣临床工程师,该医疗集团的供应链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