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28日,世卫组织及合作伙伴通过纪念世界肝炎日,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选定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是为了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教授的生日。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有五种主要肝炎病毒,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这五种类型最为引人关注,这是由于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情况以及可能引发疫情和疫情传播。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使数亿人罹患慢性病,并且二者合在一起是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常是因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造成的。发生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通常是由于通过非肠道途径接触了受感染的体液。这些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有:接受了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用受污染的设备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而就乙肝而言,出生时发生母婴传播,由家庭成员传给儿童,并且还通过性接触传播。
发生急性感染时可能会出现有限的症状或者没有症状,或者包括诸如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尿色变深、极度乏力、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
全世界约有20 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 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感染,每年有50 至70 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1.3 至1.7 亿人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估计每年有35 万人因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死亡。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第四个疾病日,主题为“这就是肝炎“。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肝炎危害,引起重视。
2012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在延续了2011年世界肝炎日主题“这就是肝炎……(This is hepatitis…)”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核心信息,即“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2013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主题"这就是肝炎,了解它,面对它”。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肝炎早预防,健康更主动”。
在2014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将敦促决策者、卫生工作者和公众“重新思考”这一“默默杀手”。
世界肝炎日提供机会,让人们重点关注某些具体行动,如: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控制;
提高乙肝疫苗的覆盖率,推动将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协调全球对病毒性肝炎的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