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健康领域的跨界革命移动医疗冲击之下,中国创业者首先从医疗健康类App开始自己的梦想。如何在两千多款医疗健康类App突围,规避监管,寻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正考验着年轻的创业者。
健康革命,从App开始
54岁的王琪要挑战“80后、90后玩转世界的方式”——移动互联网世界。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她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她是专家——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她像在医院时那样接受“备孕”“保胎”等患者咨询。另一方面,她也是用户——几年前她升格为姥姥,试图指导女儿喂养外孙女,可女儿怎么都不肯接受她的专业意见。
智能手机上的App应用能保护健康、挽救生命?至少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年轻人是这么认为的。
一款名为“春雨掌上医生”的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成了矛盾调停者。这位“50后”医生不得不拿着苹果手机,在App上帮着咨询关于吐奶、哭闹、便秘等儿科的常见烦恼。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已经实现每天24小时如影随形,而这正是创业者所乐见的——他们设想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医场景:
一个小小的外接设备能实时监控你身体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信号。下一步,它将自动连接最近的医院,帮你安排一辆救护车;在你到达医院之前,既往的病史、心电图、血压等多项数据已加入到医生的病例库中。如果有必要,你的资料会被发送到地球的另一端,出现在某位全球知名医生的手机上。
“这不是科学幻想,这是正发生的医药健康领域的一场跨界革命。”从事移动互联网产业研究的艾媒咨询CEO张毅说。
这场革命即为移动医疗。艾媒咨询刚刚发布的《2012-201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18.6亿元,预计5年后,将达到125亿元。
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梦想首先是从医疗健康类App起步的。
就在2013年4月12日,一款以女性生理期管理为主的App产品“大姨吗”获得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领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年轻的创业者喊出的口号是:打造全世界最懂“大姨妈”的公司。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医生
想从移动医疗市场掘金者,不止“大姨吗”公司。“春雨掌上医生”早在2011年11月就开始描绘蓝图。
这款App的创始人张锐喊出的口号是“身体不适问春雨”。这一问诊平台“专注于医院围墙之外的健康咨询与简单问诊”,最早从儿科、妇产科起步,目前的3.0版本几乎汇聚了一家综合医院的所有科室,最新上线的是禽流感科。
在公共平台上,一位患者即向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友平提问:“昨天吃了鸡肉,后来就发烧了,会不会是感染了H7N9。”
春雨掌上医生包括自诊和问诊两部分。在问诊环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图文等方式,向五千多名来自全国的三甲医院医生提问。
在接下来的手机对话中,张友平详细询问了从医院检测报告到鸡肉烹调方式等诸多环节。最后他答了两个字:“不会。”
据张锐介绍,目前春雨掌上医生采用用户自由定价机制,“可以根据病情从0-25元的价格来获取医生的解答”,报酬完全交给医生。
这种模式解决了过去互联网问诊中“病人问诊时医生不在,医生回答时病人不在”的就医难点,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们之所以能做成这个平台,就是因为技术革新,媒介不同。”张锐说,一旦有人提问,医生通常会在几分钟之内做出专业回答,每个月都有勤勉的医生因此获得上万元的收入。
如今这个平台的用户数近800万,每天回答问题近万个,已完成第二轮700万美元的融资。
和“春雨掌上医生”一样,目前在中国能下载的医疗健康类App有两千多款,大致可细分为健康咨询类、健康传播类、健康管理类等。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