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电商营销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兴市场医药供应链重构:中国是最有潜力市场之一

 

考虑到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增长趋缓,新兴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增长战略的重要一环。而这些战略的实施,除了要对目标国家的研发和生产进行投资之外,还需要与新兴市场中的本土制药公司开展合作,建立适应新兴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组织。
毋庸置疑,新兴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制药公司战略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些大型公司加磅新兴市场后,不但要考虑如何在这一特定市场定位自己,而且还要考虑如何调整他们的资源获得、购买以及相关的供应管理结构。全球各大制药巨头最近的频繁活动,已显示出其对新兴市场的重视程度。
此外,全球制药业基准分析也表明,新兴市场的供应管理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另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和印度在全球整体经济创新中的作用正在逐步提升。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大型制药企业之所以聚焦于新兴市场,依据是调研机构所作出的强劲、乐观的市场预测,即新兴市场将超过全球制药业的增长。2011年,全球制药市场的增幅为5%~7%,达到8800亿美元。这比IMS所预测的,与2010年的4%~5%的增幅相比略有改变。而被IMS定义为新兴市场的17个国家的医药市场,2011年的增幅将达到15%~17%,为1700亿~1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医药市场2011年的增幅将高达25%~27%,并且超过500亿美元,而且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其他机构同样看好新兴市场。例如,BCCResearc在2011年1月的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提到,2010年新兴市场中的治疗性药物销售额为1458亿美元,而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1314亿美元。报告中提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了拉丁美洲、中国、东欧、中东、韩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2010~2015年,这些市场总体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市场总额将达到2142亿美元。
其中,东欧市场2010年预计为322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13.4%,2010~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13.4%,销售额有望达到550亿美元。俄罗斯市场2009年的销售额为65亿美元,而2010年达到了74亿美元,2010~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1%,销售额并有望上升到105亿美元。
供应链标杆
跨国公司对新兴市场越来越大的兴趣,同样反映在制药公司抓紧扩张新兴市场供应链组织上。由全球最大、最权威的采购、供应、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W P 凯莉商业学院合作成立的研究机构CAPSResearch最近开展了一项全球制药业供应链标杆调查,从而对新兴市场供应链组织和管理进行评估。
此项调查中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了资源、购买和获得以及其他所赋予供应链管理组织的功能。该调查作为2010年CAPSResearch全球制药业供应链管理运作标杆调查的一部分,并由一些制药业供应链管理执行主管所审查通过的。这项针对新兴市场供应链的调查于2010年7月启动,2010年8月公布调查结果。
供应链管理组织存在调查调查中发现,几乎一半(45%)的被调查者在新兴市场都设有供应链管理组织。
而在新兴市场设有供应链管理组织的公司,几乎全部都在亚洲(不含中国)、巴西、中国、东欧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有供应链管理组织;有80%的被调查者称他们的组织设在墨西哥、中东(土耳其)和俄罗斯;有20%的被调查者是设在其他一些地区,包括非洲或东南亚。
市场领导地位变化这项调查还根据去年一年新兴市场资源、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和区域所发生的领导地位的变化程度进行了评估。评分标准为1~7分,1分代表无需变化,7分代表显著变化。评估发现,改变的程度为中等,从印度的3.2分至中国的4.8分。具体分值为:亚洲(不含中国)3.8分、巴西3.8分、中国4.8分、东欧3.6分、印度3.2分、墨西哥3.25分、中东(土耳其)3.2分、俄罗斯4.0分。
供应链管理组织扩张调查还针对制药公司期望未来3年内,新兴市场供应链管理组织扩张到什么程度进行了评估。被调查者中,8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的3年内增加他们在新兴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组织;大部分被调查者(60%)希望增长不超过10%;20%的被调查者希望增长11%~20%;还有20%的被调查者希望更高程度的增长,达到21%~30%。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电商售药违规争议 药监局尚未有明确定性说法

医药流通行业向“集约化”发展 要警惕垄断苗

全国首家第三方B2C医药网购平台上线

消化能力接近临界点 医药进出口面临汇率变动

医药贸易摩擦呈常态化 外贸面临环境复杂化

闵行模式再生变:集采突围

松江购销模式复制加速

警惕:邮寄假药改版升级

新医改催生医药流通浙江模式

诺和诺德首认业绩下滑 外资药企迷失医改

医药流通:第四方医药物流还有多远

零售终端加入广药元素 榜单之争面临多重压力

降低患者用药支出 上海欲重新推广“拆零药用

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年内营收规模预计达15

2011年沪上中药老字号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医药流通管理常态化推进 企业转型趁早

医药流通市场:物流破局

医药电子商务:远景可期 近景朦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电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