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转化率仅1% 多数中药专利“待字闺中”

我国2000余项中药专利转化率仅1%、新技术的开发遇到盲目跟风、中药“有毒”风波令我国数千年传统药文化频频受伤……昨日在汉举行的中国中药协会新技术推介会上,来自国内的7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共同分享新技术在中药企业运用成果,力倡用临床数据事实,为传统中药证“实力”。

难题

二次研发少PK专利转化低

“目前中成药仿制现象非常严重,我国上市的中成药已经有9000多种,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司长董润生称,尽管几年前就出台规定提高仿制药的技术门槛,要求保证与被仿制药的药效一致,但是这一点很难做到,并且仿制药扰乱药品市场。

董润生认为,企业现在做的应该是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但是国内的企业没有进行透彻的研究,而是死抱着“传承大于创新”不放,“二次科研是对传统工艺的改进,并非是抛弃原有工艺。”

由于中药成分非常复杂,不能把中药的每一个成分用标准体现出来,单纯依靠一个标准来控制一个中药产品的质量不现实,目前没有十分完全可控的质量标准,这是中药面临的现状。董润生介绍,2007年制定的实行标准已经取消,明年可能将出台新的规定,但是指标不是万能的,并且政策滞后于实践,“目前采取综合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新技术、新仪器就是质量的有效控制手段。”

“我国的中药专利突破2000个,真正转化运用的可能还不足1%。”中药新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濮存海认为,中药行业以往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重视不够,不少均被国外无偿利用。中药生产行业处在发展机遇期,但产业自身目前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尊重传统中药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的特点,把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带入中药产业的全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既符合民族特色,又能够与现代化和国际化接轨。

难题

技术创新PK盲目跟风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介绍,去年在我国中药企业中,单品销售额完成亿元以上的达350多个品种,超10亿元的也有10多个,这与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密不可分。我国药企申请的中药专利达到2000多个,涉及千家以上的药企,但常年来这些专利的转化率特别低,大多都处于休眠状态。其中,符合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等条件的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仅10余个。

“我们有一款采用膜分离技术的产品投入和产出比1:10。”南京中科药业质量部总监钱一帆透露,该款产品仅去年销售额就达2.6亿。“传统药品普遍‘傻大笨’,产量低,采用新技术改良,能将粗放的生产加工变得更加精细化,质量可控,并且药品食用方便,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投资新技术存在风险,但是行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去尝试。”钱一帆介绍,前两年西洋参非常风行,公司将西洋参作为重点产品开发,采用纳米超细粉碎的技术,把西洋参加工制成茶饮,但产品却严重滞销,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湖北福人药业科研部负责人邹鹏程也认为,创新不能盲目贪大,毕竟研发风险由公司自己承担,因此要运行某个项目之前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如果中途出现问题,则考虑中止项目。

难题

“有毒”风波PK建统一标准

近来,槟榔、首乌等传统药用植物频遭“有毒”质疑,更有老牌的诸如同仁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四磨汤等药企及产品频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对此,王桂华坦言,我国中药管理相对粗放、原材料源头控制难度较大等现实问题确实存在,即便中药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说服人们安心使用。

 “中药运用讲究相生相克,‘有毒’不能以偏概全。”参会的一家国内经营30余年的老牌药企质检部负责人认为,传统中药在临床评价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缺失,但“有毒”往往被放大炒作,对此,主管部门应尽早统一并建立相关标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企拆分启示录

  医药行业:维生素整体低迷 中药材产新价跌

  廉价基药短缺苦解 弃药保本隐忧

  我国多发性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进展

  科技文献引用现状及趋势解读

  食药监管理局重组 一个西红柿多头监管成历史

  8万亿健康服务业商机 健康险体系是重要保障

  健康养老服务业将成为长期热点 基金频布局

  揭秘临床试验数据内幕

  医药冷链物流标准化进程迫切

反腐力度再次升级 医药反商业贿赂延及内资

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完全免费医疗将致巨大浪费

2013年医药行业三季报研究解析

风投投资链条遭抢食 药企资本围猎民营医院

中药材“高富帅”价格大跌 上市公司“捡便宜

中国内地的进口抗癌药为何这么贵

9年至少9种廉价药断供 医院药厂各执一词

院士联名析医患之惑 医患关系须顶层重构

全球PE投资乐观度上升 医疗消费最受青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