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电商拐点,B2C VS O2O谁能逐鹿?

97日,商务部对医药电商的商业模式表示肯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京表示,医药电商的跨界融合与发展将是药品零售行业未来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并且商务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医药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和标准,促进医药、医疗和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共享,推动医药电商加快跨界融合与发展。

截至2015年上半年,从销售规模看,拥有互联网资质的医药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平均增幅超过50%,远高于传统药品流通销售模式的增幅。国家政策似乎要为医药电商开一盏“绿灯”,有了政策的支持,医药电商的发展势头将更加猛进,由此看来“互联网+医药”的春天即将到来,随着进一步政策的指导推行,医药电商领域必将发生一场大变革。

这场变革不只会发生在传统医药产业,同样也会发生在医药电商行业内部,其商业模式也有不同,就拿“B2C”和“O2O”来说,是现在最为火热的两种互联网医药模式,都在各自较劲。如今政策利好,医药电商领域也会上演一场竞赛,谁将在弯道处超车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可以先从四个维度来窥探一下两种商业模式的特点。

处方药销售

早在去年年中,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化妆品监管司司长李国庆就对外表示,国家不会放开网上药店的牌照,更不太可能准许处方药网上销售。

中国处方药销售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一旦政策容许网售处方药或者开放部分处方药品名单,那么B2C医药电商将一跃而起。依照其他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来看,网售处方药“低价”特性必定是一把利剑,带来整个医药产业链的变革。但是现在,政策红利还未见端倪,B2C医药电商依旧缓慢前行。

O2O医药电商与之比较有一个先天的优势——线下交易。市场上的大多数O2O医药电商都是采用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完全不触动“网络禁售”的政策。消费者购药交易时向药店出示处方单,符合国家规定,换句话来讲,消费者利用O2O产品更有效的找寻到所需药品,而交易依然采用传统形式。

依现行的政策来看,O2O模式在处方药品销售方面更具有优势性,但该商业模式受地域限制,成长性较缓,根据2015年医药O2O行业报告显示,所有企业均表现出平缓的线性增长。反过来看B2C医药电商,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网络用户流量巨大,一旦政策出现拐点,必然超过O2O医药电商,出现爆发式的几何性增长。

配送效率

目前国内的B2C医药电商,多半依靠第三方快递企业配送,有少数自建物流团队,这便导致消费者购买药品后,一般在24天才能拿到药品,而最快的也要隔日才能送达,整体配送方面用户体验较差,所以消费者不会在B2C电商平台选择急需的药品。

O2O医药电商在配送效率上已经远远超过B2C医药电商,由于区域性服务的特质,配送时间已经缩短至1小时以内,并且将“最后一公里”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实现急速送药上门。消费者在急需药品方面将会选择O2O医药电商,这也符合急需性药品的特点。

除过慢性病对药品不是特别急需的情况,大多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都需要及时治疗,在未来的市场占有方面,医药O2O将获得独到且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样看来,O2O医药电商的配送效率是一个制胜的法宝,这一点是B2C医药平台无法超越的。

信任和习惯

传统消费习惯是所有互联网产品最大的对手,网购盛行的今天也没让全民都通过网络来购买商品,更何况是治病的药品,对于B2C医药电商来说,尤是如此。

一方面消费者对互联网购药还存在不信任的因素,多于六成以上互联网用户都会担忧在网上买到假药,毕竟药品非普通商品,信任成本非常高,需要全行业的长年的消费教育与诚信经营才能使消费者敢于向前迈进。而这种信任也极容易被个别不良经营者摧垮,正所谓“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目前这是B2C医药电商无法逾越的障碍,只有精心的“呵护”消费者的信心,才能换来未来的市场增长。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阿里领衔互联网“紧缩化”,移动医疗启动去

  民营医疗系列之二:中端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

  检验结果互认获实质性推进 器械行业大灾难?

  高解春:公立医院带头做,互联网医疗才有未

  市场观察机构称品牌ACS药物将抢夺仿制药的市

  美国风投教父眼中生物医药的三个商业机会

  医药电商发展政策拐点临近 概念股步入黄金时

  医院会不会为移动医疗买单

  最严“限抗令”或促医药行业洗牌

  药品审批改革震动制药业 10亿级重磅药曙光初

罕见病:是“缺医缺药”,还是“缺钱缺法”

大数据分诊,中国医疗革新的大势所趋

医药电商行业拐点临近? 处方哪里来仍是难题

民营医疗:中端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好地实现公益性是公

基础医疗零售化是大势所趋

肺癌新药打破国外垄断:靶向精准抗癌 价格低

限抗令后,什么抗菌品种逆势上涨?

复方抗生素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引爆点

中国医疗器械产值不到制药的1/3,药品模式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