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被神化的FDA 保护商业利益还是公众健康?

言必称FDA似乎成为某些业内人士的口头禅,几乎任何中国医药产业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拿FDA做为“金标准”。

不可否认,FDA曾以审批异常严谨着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由于FDA立阻反应停进入美国市场,而给这个机构建立起来巨大的声望,此事也推动了美国制药业标准的提升,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药品监管机构的典范。

不过,也许更多的人不知道,FDA能成为世界标准,与其实是说其标准最严,不如说是它对商业的妥协做得恰到好处。正是这样一种妥协才使得美国制药业跃升世界第一,一大批跨国药厂的发展壮大使得FDA的管理机制成为金标准。

让中国制药企业感兴趣的并不是FDA监管如何严格,而是FDA促进了美国制药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常常有一个争论存在,为何日本厚生省的监管比FDA更加严格,但是日本制药业在很多关键时刻常常比美国制药业慢一拍。

中国面对的问题同样存在,中国药品监管进入CFDA时代之后,其监管日益严格,但是很多企业都认为,这种严格是“慢腾腾的官僚主义”,与FDA的快捷方便相比,几乎就是扼杀濒死患者和企业创新的“恶法”。

20世纪最后20年,政府监管一直被当做经济发展的阻碍。在FDA向商业妥协之前,其监管就遭遇着商业干扰。药品监管和制药业最大的矛盾就是,制药业永远嫌药品审批的太慢。

FDA面对制药业和民众的妥协

相比日本厚生省,FDA面对美国强大的制药业,做的妥协更大。当艾滋病横扫全球的时候,病人找不到灵丹妙药,美国民众只能把怒火撒向一直办事严苛的FDA。他们认为是FDA的官僚主义害死了患者。在无知民众的山峰点火下,FDA被迫推出了制订了一个“快速审批方案”,以加速批准那些治疗“严重疾病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药物。

为了提高审批效率,FDA又建立付费机制,如果制药公司要为某个药物申请快速审批,那么FDA为了应付这个审批所需要的额外花费则由制药公司承担,包括聘请新的质检员,新的办公设备,实验室仪器等各种开支。

FDA妥协产生的负面作用

FDA的审批时间确实迅速下降,但是简化了必要的科学实验,自然就会带来“药害”灾难,这种灾难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

1993年到1996年,FDA批准上市的药物只有1.6%最后因为安全问题被下架;到了19972000年,随着付费系统的建立,FDA批准的药物有5.3%被召回。而最近几年,FDA批准的医疗器械中高达15%被召回,仅2012年一年,就有价值5亿美元的问题设备退市。

回头看一看,就应该知道,如果盲目快速审批药物,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在制药商的抵制下,FDA同样很难将一些危险的药品退市。尽管FDA经常发布一些警告,但是这些警告通常不能及时通知到所有医生,让他们注意到风险。

FDA最大的错误就是快速批准了米非司酮,1989年,老布什以危险性为由禁止从欧洲进口米非司酮,一名美国妇女甚至因为服用进口米非司酮导致药物被没收,案子打到最高院最后还败诉了。

4年后,克林顿上任第三天就取消禁令批准进口,认为不能“用政治绑架妇女流产的权利”,同时让该药进入FDA审批程序。可没想到1994年中期选举民主党惨败,共和党国会迅速介入FDA的审批,就在米非司酮获得第一期批准的同时,FDA主管大卫?凯斯勒被迫下台。可是,在一群华盛顿官僚的推动下,米非司酮被强行上市,果然,小布什当选之后FDA就立即对米非司酮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限制,并在2005年发出警告。

由此可见,快速审批并不是安全的制度,任何严格的科学实验都不应该被越过,任何可以预见的风险,都不应该被忽视。

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FDA一定程度上已在渐丧失其独立性,审批药物也不再以科学为唯一标准。米非司酮的上市给其他各种药物大开方便之门,到后来甚至连减肥药也通过“快速审批”上市,该机制逐渐被各制药公司所滥用。

CFDA坚守药品审批流程,注重患者安全

回头看看,中国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香港医改样本:公营医管局参与修订药品目录

低价药新政为何叫好不叫座

中药国际化不容乐观,标准化是关键

在线医疗是否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式新药”蜂拥立项 开发模式引质疑

2015年公立医院破冰 药品定价机制年底将出

报告显示民营医院不宜盲目扩张

2014年巨头紧盯的15家最热门生物技术公司

处方药网售解禁三大猜想

网售处方药倒逼医院处方社会化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