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第二大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拒绝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Pfizer)690亿英镑(1英镑约合1.68美元)“最终出价”的收购提议,为这笔可能成为英国迄今最大金额的外资收购案暂时画上句号。
当天,阿斯利康在官网发表声明称,拒绝辉瑞的最新出价,即每股55英镑,该出价的股份换购和现金分别占比55%与45%。阿斯利康给出的原因依然是,报价对公司估值过低,“会给股东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此前一天,辉瑞刚刚提出此报价,并称其最新报价即最终方案,价格不会再提高,也不会向对方发起敌意收购,只会在阿斯利康董事会认可的情况下推进该收购提议。不过,辉瑞已敦促股东向阿斯利康的董事们施加压力,推动后者进入谈判程序。
阿斯利康拒绝辉瑞的消息公布之后,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阿斯利康股价5月19日开盘大跌13%。
阿斯利康要求再加价
辉瑞对阿斯利康的收购,自今年1月起历经数轮提价,每股收购报价从1月份的46.61英镑提高至5月2日的50英镑,5月16日其又给出了每股53.5英镑的价码。
阿斯利康董事会主席约翰松(Leif Johansson)在昨日的最新声明中扬言,任何出价都应该比5月16日每股53.50英镑的收购报价至少高出10%。
除价格问题外,约翰松称,辉瑞的行动欠缺产业逻辑,“辉瑞收购阿斯利康一事,基本上似乎是出自于企业财务利益,想借此为股东节省成本,把税负压至最低。”阿斯利康担心被辉瑞收购后,其新药研制计划以及“科学和创新的文化”将会受到影响。“从我们1月第一次开会到5月18日最新的一场讨论,以及这期间无数次的电话沟通,辉瑞都没能提出让人信服的策略、业务或者价值理由。”
就约翰松的“讨价还价”之举,辉瑞称,最新的报价比1月份的方案已提高24%,比2014年4月17日前阿斯利康的历史最高收盘价(即每股41.03英镑)高出34%。另外,每股收购的现金比例从33%升至45%。
《华尔街日报》称,辉瑞须在5月26日之前劝服阿斯利康进入谈判,否则,根据英国的收购规则,辉瑞只能在6个月之后再度发起收购。
约翰松表示,他“不知道”阿斯利康拒绝辉瑞的“最终”报价,是否意味着这笔交易已经胎死腹中。
英国广播公司广播四台(BBC Radio 4)《Today》节目在采访时问及交易是否终结,约翰松语带调侃地说:“我不知道,此交易已进行了相当长时间,上周末双方也进行了深入接触。辉瑞现在表示,这就是最终报价——他们说什么,我都不得不相信。”
英国生命科学界的“明珠”
对于辉瑞而言,此番收购若成功,好处显而易见。在大量重磅药物到期的情况下,收购阿斯利康对其产品线具有补充价值,特别是实验性抗癌疗法;同时,收购可以用掉大量辉瑞美国之外的子公司所积累的现金,这些资金如果汇回美国将被课以重税;另外,拟合并公司的注册地点将设在比美国税率更低的英国。
而阿斯利康方面由于几个耗费巨大的新药研发遭遇挫败,近年来陷入困境,并对营销和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裁员。
不过,就在辉瑞洽购期间,药物的研发进展使阿斯利康腰杆变硬。上周,阿斯利康公布了四种试验性药物在中期临床试验取得的一些进展,治疗病症涉及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哮喘等。这些药物亦在阿斯利康此前回应收购的声明中有所提及:这些潜力可以证明一个独立公司具备价值。
阿斯利康是英国生命科学界的“明珠”,目前员工约7000人。该公司直接出口额高达70亿英镑,约占英国出口的2.33%。辉瑞的收购亦因此受到了来自英国政界的压力。
5月13日,针对辉瑞对阿斯利康的洽购,英国国会召开了听证会,原因是担心此交易可能会导致英国的就业市场受损,并损害该国的生命科学行业,辉瑞首席执行官(CEO)里德(Ian Read)参加了听证。
里德在听证会上称,承诺在交易完成后,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