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明亮的疗养院里,白发苍苍的诺亚深情地读着日记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艾莉听,这本日记记录了他跟艾莉相遇、分离又重逢的故事。诺亚希望通过读日记来唤起艾莉对往日爱情的回忆。这是2004年好莱坞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里的一个场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道院墙上寻找走失老人的启事多了,启事中描述的走失老人和艾莉一样,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减退,丢三落四,疑神疑鬼……
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剧,关于阿尔兹海默病,你知道多少?

患病率高经济负担重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据报道,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人,其中65岁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痴呆,近1000万的患病人群,占世界患病总人数的1/4。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晓平教授介绍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很高,超过70岁的患病率在10%以上,临床痴呆病例多数可归因于本病。总体上的发病情况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受教育程度低的地区高于相对高的地区的特点。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多因感染、营养不良、肺炎或心力衰竭死亡,病程一般在1~25年之间(平均8年)。王晓平教授表示,这将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据估计,美国每年用于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直接与间接支出达1480亿元。截止2010年,美国约有53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预计至2050年,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为此患者数的3倍。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需早预防早干预
由于对个人、家庭以及健康护理系统的影响,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全球医疗界的最大挑战之一。早在1906年阿尔茨海默病即已为人类所认识,但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王晓平教授介绍,针对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例研究发现,约5%患者的早期发作与基因缺陷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由于异常蛋白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其大脑病理学特征明显,但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状群有精神及行为异常,出现幻觉、爱妄想、多疑、嫉妒、觉得自己被害、如责备自己配偶是骗子,与想象中的人物对话,可与镜子中的自我谈话。拒绝帮助,甚至出现以往从未有过的暴力行为。出现认知障碍,忘记近期个人经历和生活中重大事件。不能记住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计算能力,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均下降等。
目前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ICD-10)、美国国立精神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诊断标准(NINCDS-ADRDA)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诊断标准(DSM-Ⅵ)。
王晓平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来说是不可逆的,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病情的发展要经历两至三个过程,所以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他强调,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常见的检查手段有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摩卡量表,通过一些认知逻辑思维的考题进行初步判断,最后加上影像学等检查确认患病原因和分期。另外,专业医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和游戏来判断测试者是否有患病前兆。
记者采访发现,绝大部分家庭对此病缺乏认识,不少患者出现就诊不及时或根本得不到医院治疗等情况。数据显示,中国轻度痴呆症患者就诊率为14%,中度痴呆症患者就诊率为25%,重度痴呆症患者就诊率不足34%。王晓平教授也表示,目前来该院就诊的患者每天大约几十人,就诊率不高。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有家族史的人群需警惕
“人类遗传基因的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年龄和性别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两大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可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王晓平教授如是说。他介绍,65岁个体的发病率仅为1%~3%,但85岁或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可升至35%左右;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