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评估心肌梗死患者未持续服用相关药物是否与药物外观的改变有关,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Aaron Kesselheim等进行了一现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发现,当药片外观或颜色改变后,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有超过30%的可能停止服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等相关的心血管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7月15日在线发表于《内科学年鉴》。
该研究观察了2006年至2011年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后出院的11513例患者,患者的初始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研究者观察了患者重新补充药物的习惯,其中排除与药物剂量有关的药物外观改变。
研究发现,共有29%(3286例)的患者的药物外观或颜色发生改变,其中,他汀类药物的外观改变最大,β受体阻滞剂改变最小。药物的颜色改变后,病例组患者未持续服药的比率增加了34%(调整后OR=1.34[95% CI,1.12 to 1.59]),而药物外形改变后,这一比率增加了66%(调整后OR= 1.66[CI,1.43 to 1.94])。
调整年龄、年限、伴随疾病评分、血运重建手术、住院前服药的药物数量及先前服药的非研究药物等因素后,药物外观或颜色改变后非持续性服药的比值比为1.49(CI 1.30-1.71)
该研究有可能改变FDA对非专利药的管理。但FDA并未介入药物外观(知识产权的一种),不过美国最高法院在1995年裁定:如果某种药物的颜色代表了某种特殊的功能,竞争者应该使用同种颜色。
另一方面,该研究只评估了心肌梗死后服用的3种药物,且未评估这种改变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来自新奥尔良奥克斯纳临床中心的心脏病学主任Eiman Jahangir提醒到,该研究尚未解释中止服用相关药物的原因,如副作用或难以获得该种药物等。并且,他也告诫,医生应该告知患者注意药物的标签,而不是药物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