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行业整合新样本:南药集团集权式改革

新一轮医药国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昨日南药集团旗下的金陵药业披露,其控股股东金陵制药集团拟将控股权无偿划转给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后者系南京国资委所属国有独资公司。若股权划转成功,则南药集团将不再拥有金陵药业这一主要医药工业平台。

集权式整合

目前,在南药集团旗下,金陵药业、南京中山制药及南京白敬宇制药等是主要医药工业资产,其中金陵药业是最为重要的盈利性资产,近年来年均盈利超过1.5亿元。南药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金陵制药集团控制金陵药业45.23%股权,以股权占比计算年均获利约7000万元。

另一方面,南药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南京医药集团持有南京医药21%股份,尽管南京医药盈利势微,不过公司年均销售规模接近200亿元,是南药集团极具规模的医药商业资产。

2012年以来,南药集团致力于引进联合博姿战略入股南京医药,为此南京医药对旗下多个中药类资产予以处置。去年11月份,南药集团还主导南京医药与金陵制药集团进行了资产置换,南京医药将南京恒生制药等两项医药工业资产转让给金陵制药集团,同时受让后者的医药商业资产福建东南医药。

南药集团总体规划是,南京医药与金陵药业分别主攻医药商业与医药工业。在上述资产置换之前,业界曾多次出现关于南京医药与金陵药业资产打包的消息,类似于天津医药集团曾一度试图将中新药业与力生制药打包上市一样,实施所谓的合并整合处理。

然而,南药集团并未采取如上整合动作。直至昨日,金陵药业宣布控股股东将易主,南药集团及金陵制药集团将金陵药业的直接控股地位让予南京新工投资集团。

实际上,从目前股权结构来看,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全资控股南药集团,对金陵药业形成实际控制。此番股权划转并未改变金陵药业的实际控制人,只不过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对金陵药业从间接控制变成了直接控制。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表示,直接控股金陵药业主要是为了加大对金陵药业业务发展及资本运作的力度,此后12个月内无意继续增持金陵药业。

金陵药业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2012年,南京国资委便决定对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实施国企改革,而压缩管理层级便是改革目标之一。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取代金陵制药集团入主金陵药业,正是压缩管理层级的具体措施。

除收编医药工业资产外,南京新工投资集团还将同时取代南京轻纺产业集团入主南京化纤。至此,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旗下三个上市平台已逐步归拢,集权式整合步入深水区。至于南京医药控股权未来会否划转至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名下,则不得而知。

医药国资整合加速

金陵药业控股权的转让意味着南京国资委对医药资产整合拉开序幕。去年以来,国资背景的药企已渐显整合之势,其中天津国资委对国资医药资产整合力度最大。

去年9月份,天津医药集团拟从全资子公司天津金浩医药手中受让中新药业44.04%的股权,当时金浩医药同时控股中新药业与力生制药。经过3个月的实施,天津医药集团于去年年末成为中新药业控股股东。

入主中新药业后,天津医药集团筹划了更大动作,该集团拟将金浩医药100%股权无偿划转给津联集团控制的瑞益控股公司名下。资料显示,津联集团系天津医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与瑞益控股均为境外注册公司,天津国资委及天津医药集团意在通过此举尝试医药资产境外证券化,目前该方案仍在实施中。

此外,江西国资委、兰州国资委也出手频频。江西国资委去年末将所持江中制药集团41.54%股权划转至江西省属国资经营公司代持,构建省属企业产业投融资平台。兰州国资委已于去年4月份将佛慈制药大股东兰州佛慈制药厂100%股权划至兰州国投公司名下。

据记者统计,在目前179家药企中,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资委、市属国资公司或财政局的公司共有44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药企或其大股东在过去三年中筹划过股权划转,特别是上市医药平台较多的国资系。例如,重庆涪陵国资委下辖的“太极系”,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华润系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部分无菌产能遭新版GMP淘汰待售

  我国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步伐应再加大

  生物医药业并购:40单总额44亿,医疗器械受

  CFDA:2013年共办理331件提案议案

  见“医”思迁 各路资本热衷医药行业并购

  低价中标后便宜基药玩失踪 招标应综合评议

  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贸易分析

  多家药企动作频出 药房托管难破利益困局

  异化的药品招标怎成假药推手

  基层医改成效初显 公立医院将成新突破口

65倍价差背后的逻辑

新药研发:有所为,有所不为

曲折的竞速之路——2013年三季度医药工业经

仿制药重复申报趋改善

GSP认证“提挡”再造流通格局

医疗器械企业如何掘金大健康产业

【两会声音】医改基药“机要”

医疗器械或成2014年医药行业投资热点

“全”基因测序并不充分

健康服务业蓄势待发 第三方医检率先领跑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