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1936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与此同时,反垄断私人诉讼同样值得关注。5月7日,美国加州高等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驳回起诉的决定,就德国医药巨头拜耳公司就其Cipro抗生素药达成的反向支付协议重启集团诉讼程序。该协议约定拜耳向Barr Laboratories公司支付3.98亿美元,Barr Laboratories同意推迟其研制的Cipro仿制药入市。根据201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原研药和仿制药企业间为和解专利诉讼而达成的反向支付协议可能触犯反托拉斯法。法院表示,原告美国消费者集团须证明该反向支付协议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拜耳和Barr之间的专利诉讼成本,而是旨在推迟仿制药进入市场。
记者了解到,上述跨国企业的“专利流氓”行为在中国也有部分类似的情况,例如在滥用专利权方面,近期陆续有针对专利药定价以及电信行业专利主张实体涉嫌垄断行为的举报。对此,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