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从华海转身看原料药企国际化

原料药出口转型升级和制剂出口的进一步扩大,是当前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众多企业布局市场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和各地方政策的差异性,对外的探索进程成为企业发展速度的障碍,如何实现突破是众多老总的心头大事。

但总会有领先者值得研究。以化工起家的小小原料药厂,经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了中国制药制剂出口领先的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海药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值得行内探讨,或对众多老板的思路有所启示。

计划58年后做什么

华海药业初创于1989年,起初为一间小化工厂,2003年上市,至今已成为全球普利和沙坦类原料药最大的生产厂家和国内制剂出口的领先者。

华海药业尽管高层斗争持续升级,但公司经营却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究其根本,正如华海药业大股东陈保华所说,当人家在做中间体的时候,我们已开始做原料药;当人家开始做原料药的时候,我们在做原料药海外认证,做欧洲的COSEDMF;当人家开始做欧洲的COSEDMF的时候,我们开始做制剂;当他们开始做制剂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制剂做到美国去了。我觉得国内药企要把制剂做到美国还要58年,但我现在已经想到5年、8年以后我们要做什么了。”

华海药业的成功,实际上经历了两次转型。

一是刚上市的2003年,华海药业公告了系列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和方案,开始国际化的深入布局,其2002年就开始申报制剂FDA认证。

2004年,华海药业在美国药谷新泽西州建立了华海(美国)国际有限公司,当时就遭来了二级市场的一片非议。投资者认为,依照华海药业当时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根本没有条件在海外成立公司,显然布局过早。然而,陈保华顶住了投资者的巨大压力,力排众议,坚持了该战略的执行。

此后两年,华海药业进入调整期,主要进行沙坦类等产品的开发、注册登记、开拓市场以及渠道的建立等。随后发生的一切,证明了陈保华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也让当初放弃华海药业的投资者无比后悔。凭借该公司在海外的运作经营,和专利过期药物发展的机遇,华海药业的普利类原料药大幅上量,占有国际市场约20%30%的份额,随后公司再开发出沙坦类产品,并成为全球供应主导厂家。

第二次转型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

公司副总裁王飚曾坦言,金融危机使得华海药业明显感受到了危机,公司利润率严重下滑,下游海外高端制剂企业向上游供应商压价非常厉害,并且仅出口退税下降,人民币升值,就能抵消全年30%的利润。

为了化解危机,华海药业开始了第二次转型,向制剂出口进军。华海药业认为,公司具备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默沙东与Ablynx合作开发治疗性纳米抗体

  武田收购LigoCyte扩大疫苗产品组合

  上海医药高管两百万奖金增持A股

  赛诺菲与百时美调整长期合作协议

  智飞生物获默沙东癌症疫苗独家经营权

  美国医疗巨头逾8亿美元并购中国康辉

  卫材与参天制药签署眼科新药开发协议

  赛诺菲联手国药 进军罕见病药物研发

  诺和诺德在中国投入1亿美元拓展糖尿病研发项

  红日药业涉嫌重大瞒报 供应商凯利造假遭处罚

上海信谊药厂投资1亿元建液体制剂制造基地

迈兰推出Diovan首仿药

迈兰推出高血压药物Avalide及Avapro仿制药

灵北加拿大分公司推出化疗药物Treanda

罗氏抨击苏格兰SMC不推荐Avastin的决定

辉瑞赔付1.64亿美元就塞来昔布诉讼达成和解

施维雅与NovAliX签署药物发现合作协议

强生与荷兰Mucosis公司签署疫苗开发合作

赛诺菲宣布收购哥伦比亚第二大仿制药商Genf

杨森与安斯泰来签署口服RA药物开发协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