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国FDA申报仿制药是否收费?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与FDA进行会议沟通?仿制药从研发、申报到上市的流程是什么?美国仿制药流通渠道有哪些?近日,由中国医保商会主办的“2011年美国FDA注册认证操作实务专题培训会”在沪进行,对上述问题,会上来自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高级医学官员 姚毅 博士,上海安必生制药技术有限公司、美国仿制药专家薄 穆思 博士(GarthBoehm)等4位专家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焦点问题一:如何实施研发及质量体系
答:在发达国家,其仿制药大多与原研药治疗等效(即药学等效和生物等效),拉近与国际仿制药水平,需要企业密切关注仿制药的研发及质量体系。
药品研发主要是质量源于设计(QbD),包括产品和工艺的设计、开发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是质量源于设计,即事先确定对产品性能的要求,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CQA)。
对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而言,需理解物料属性(CMA)和工艺参数(CPP)对产品CQA的影响,确定控制材料的质量属性和工艺参数可能出现的变异,并持续检测、稳定或调节工艺参数以确保CQA的一贯性。
关键质量属性(CQA)是直接影响制剂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疗效等的属性。如固体制剂产品的CQA包括含量、含量均匀度、标准介质下的溶出度、不同介质下的溶出度、降解产物、溶剂残留、硬度、质量差异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均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同时,原料药和辅料的关键质量属性(CMA)以及产品关键工艺参数(CPP)对CQA有影响,如原辅料的晶形、粒径及其分布、松密度和紧密度、杂质、溶剂残留、粘度和含水量等。许多产品并非容易仿制,要仿中有创,避开专利,开发研究中应绕过众多合成工艺、制剂处方、制剂工艺等专利。
焦点问题二:在美申报流程是怎样的
答:2010年,美国FDA收到814件仿制药申请,批准426件,条件性批准139件,其中来自中国的仿制药很少。美国仿制药申报主要经过化学生产控制(CMC)、生物等效试验(BE)、标签说明、微生物(无菌)等四个过程。采用通用技术文件(CTD)格式递交,包括质量概述、质量、临床概述、临床总结、临床研究报告等。对于注册细节,要充分准备各种声明书和承诺书、申报批次要求、工艺验证、印码和片剂刻痕规定、药品外观设计、标签和说明书规定等。简而言之,美国仿制药申报主要包括资料汇总、资料编撰、资料内容、资料格式等相关内容。
焦点问题三:怎样与FDA有效沟通
答:有效沟通应在申报前开始,企业有权要求召开各种前期会议,尤其是针对申报产品的技术要求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有效利用会议时间获得预期的答案。会议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还可通过电话、信件、传真、文件递交等方式与FDA沟通。高质量的沟通能够极大地加快审批速度,清晰了解FDA的态度和方向。
此外,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提出会议请求需提前30天,要有各方专家共同参与与FDA的会议,有直接明确的问题而不能有新问题,回答诚实透明,得到不明确的指示可以要求进一步澄清,会后要归纳总结并跟进。FDA的官员大多是友好的,企业在申报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工作量,尽可能提供完整而有依据的资料方便审核。
焦点问题四:美仿制药市场竞争程度几何
答:2010年,美国仿制药大约占总处方的78%,而费用则占总处方费用的25%。自该行业27年前建立以来,平均处方药费用约占品牌药费用的12%。
美国仿制药行业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影响竞争的因素很多,如产品定价、“强制性”仿制药品替代、分销渠道等。在产品价格竞争中,美国品牌药和仿制药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大多数分销链集中于少数客户(连锁药店)中,仿制药要通过强制性替代系统销售。仿制药的价格受竞争驱动,竞争又推动了日常用仿制药品的定价。
同时,仿制药是药店主要利润来源,保险公司则支付95%的药品费用,美国药店是必不可少的销售渠道。此外,直接客户、供应链、批发商等也视仿制药公司为其盈利能力和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资料显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