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免费医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专家指出,世界上真正的免费医疗制度是不存在的。中国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努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中国医疗体系进步很大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11月1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世界上没有完全免费的医疗,任何形式的医疗体系,都需要找到各种资源进行筹资,如税收、社保或个人支付等,以支持服务的提供。政府有责任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个人也有责任,免费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各国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遵循几个共通的原则:一是政府需负起责任,使人们在有需要时能够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规避健康风险因素;三是鼓励预付制的保险机制,保障人们在生病时不用支付一大笔钱;四是保证贫困居民也能看得起病。
他说,各国为了支持医疗服务的提供,建立了三种筹资体系:基于国家税收的体系,如英国;基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体系,如德国;基于个人支付能力的体系,如美国。筹资的方法多种多样,世卫组织不作推荐。此外,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像中国这类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如何评价一国的医疗体系的绩效?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卫生系统发展负责人林光汶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即能不能保证任何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服务,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满足大家的需求,医疗保险的筹资与分配是否公平。中国在医改之前,整个体系存在问题,现在正在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改,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施贺德说,中国的医改步伐很快,卫生支出中政府支出在增加,个人支出在减少,这是走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中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医保覆盖95%的居民,这点也非常重要。接下来,中国仍需要在人人享有公平的服务、扩大药品和服务范畴、提供数量多和质量标准的初级卫生保健等方面继续改善。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卫生系统发展技术官员马丁·泰勒说,前段时间,俄罗斯提到要实行免费医疗,但实际上,政府和个人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中国的很多指标甚至好于俄罗斯。“每个国家的服务体系都是有些方面好点,有些方面差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医疗体系。”
“免费医疗”只能保障患者享有最低的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说,就医疗保健服务而言,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免费,是指患者在接受服务时是否缴费。即使是号称实施免费医疗的国家,患者在看病时也许是免费的,但是实际上医疗费用已经在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税收或者缴纳的保险中体现了。所谓的免费医疗根本不存在。
据了解,俄罗斯目前没有推行新的医疗保障政策。俄罗斯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沿袭了苏联的公费医疗制度,每一位俄罗斯公民均可免费享受包含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内的基本医疗服务,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看病不要钱,但买药需自付。公立医院看病排队现象严重,患者看病等待时间长。“免费医疗”只能保障患者享有最低的医疗服务。
任明辉认为,医疗体制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关键点在于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确保人人平等、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并控制费用合理增长,是各个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情况更为复杂。
免费医疗理论上不成立,实践中也行不通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傅卫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城乡和地区之间差异大,卫生资源总量有限。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28914.4亿元,人均卫生费用2135.8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1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医疗服务费用单纯靠政府承担,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