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周年回顾及展望

2012年是新农合制度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稳定在较高水平。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实现了全面覆盖,参合人口数从试点初期的0.8亿,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126月底,参合人口达到8.12亿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

二是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1年的250元。2011年,有13.15亿人次从新农合受益,次均住院补偿额为1894元。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

三是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新农合建立了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费用补偿公开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形成了以住院大额费用补偿为主,并逐步向门诊统筹扩展的统筹补偿模式,2011年在90%以上的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受益范围更加广泛;建立了参合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即时结报的补偿办法,2011年,已有超过2/3的省(区、市)实现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建立了基金封闭运行机制和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2011年已有超过80%的地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新农合制度合理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作用开始显现;积极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新农合服务工作,探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新农合管理运行机制。

今后一个阶段,结合中央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2012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00元左右,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提高,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二是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严格基金使用管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全面推行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即时结报工作,逐步推行省外异地结报;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结合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快速推进“一卡通”试点工作;加强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三是推进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将儿童白血病、肺癌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陈竺:新医改下一步重中之重是全力推进公立

  陈竺:中国卫生产业市场巨大 欢迎外资与民资

  专家建议持续从严整顿药用原辅料问题

  保健品销售达2600亿 企业成长盼监管条例出台

  医保财政支出压力大 推谈判机制逼药价下调

  医改办解读“大病医保”:大病保险不分病种

  药品安全“黑名单”有待强化惩戒力

  药品招标新动向:两票制或将全面推行

  医保引入市场机制还须防范风险

  卫生部推7大医疗体系重大专项 资金规模4千亿

医改办近期或出台《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

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速 投入倾向药品生产企

张茅谈公立医院改革:推行便民措施建长效机

保监会:“大病医保”遵循“收支平衡、保本

“十二五”期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达360元

全球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趋势:商业保险承办医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遴选原则:中西药并重

医保医药医疗实行“三轮驱动”或利好仿制药

医改涉入深水区 顶层设计最迫切

OTC禁上大众媒体引各方热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