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部分公立医院负债高达85% 成药械销售员

“没经过全成本核算,就不会知道一些医院的负债竟然高85%,药品加成甚至高达48%;医院和医生沦为药企和器械企业的推销员,而销售利润医院只得到15%。要想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现存这些顽疾必须‘治愈’。”日前,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医院全成本核算监测报告出炉,公立医院晒出家底。

40家医院长期负债

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医院全成本核算监测报告共监测40家公立医院,包括自治区级医院9家、盟市级综合医院12家、旗县级综合医院19家,涵盖了内蒙古所有的公立医院类型。

据介绍,医院全成本核算指标包括医师与床位比例、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资产负债率、年诊疗人次、卫生材料占医疗成本、财政补助占总收入比例等33个主要指标。

“医院的政策性亏损是多少?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是多少?医院的药占比是多少?这些数据并不是医院想报多少就报多少,也不是管理者拍脑门想出来的。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了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与分析,我们就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才好对症下药。”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财务处处长杨广泽对记者说。

监测报告显示40家不同级别的医院均存在长期负债。自治区级2家综合医院平均每院负债11.6亿元,盟市级综合医院平均每院负债3.9亿元,旗县级综合医院平均每院负债7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大部分在40%50%之间。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只能通过增加收入来偿还债务和维持正常运转。沉重的债务负担,促使医院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背离了公益性

“应该政府承担的一定要承担起来,比如医院建设和大型设备的购置。”杨广泽说。

杨广泽表示,希望各地能尊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按照“发展靠政府,运行靠收费”的思路,发展建设医疗机构。严格禁止医院举债搞基本建设和购置大型设备,要科学配置医院床位和人员,降低运行成本,杜绝浪费。对医院已经形成的债务要明确债务主体,按照“谁举债,谁化债”的原则,结合医院的经营状况,应列入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逐年化解。

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在医院全成本核算中,内蒙古自治区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指标,即年出院人数与年门诊量之比。据介绍,这个指标能说明在门诊就诊的患者的住院比例。

监测中发现,内蒙古自治区的公立医院中,大多是20个门诊患者中只有1人住院,但有1医院“鹤立鸡群”,6个门诊患者中就有1人住院。这说明这家医院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尤其是长期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这些数字不监测是不知道的,我们一度怀疑报表出了问题,经过多次核实,这就是事实。”杨广泽说。

从监测结果看2014年自治区级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费用比2013年增加了13元,盟市级医院增加了29元,旗县级医院增加了3元。平均每一出院人次费用自治区级医院、盟市级医院、旗县级医院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67元、648元和119元。费用上升仍较明显。

这组数据让监测者不解,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并没有进行医疗价格调整,为什么费用会上升?

经过分析,不合理的费用主要是大检查、大处方、过度治疗。门诊费用的上升,客观上主要是精密医疗仪器的品种越来越多、检查化验项目越来越多,主观上则是医院激励机制刺激一些医生为患者过度检查。

那么,如何控制不合理费用上涨?监测报告建议医保和卫生主管部门要以降低“次均费用”为抓手,两部门联合,每年给各医院核定该院次均费用指标。计算上年各医院次均费用,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加上增长幅度,其上涨幅度不高于当地CPI上涨幅度,确定医院当年次均费用目标值,并将其列入对公立医院年度考核目标实行奖惩制度。考核数据可使用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数据。考核结果与核拨经费和核定医保总额控制指标挂钩。

监测报告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倒逼医院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取消个人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降低次均费用,制止大处方、过度检查,缩短平均住院日等,以工作量和服务质量为主,建立新的绩效分配机制。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廉价药品频频断供 政策出台缘何仍无保障?

  不良反应数量增 部分明星产品被列入高危药品

  人福医药逾1亿收购黄石大冶有色医院75%股权

  携手行业专家 仟源医药拟打造母婴健康电子商

  医药电商:稳扎稳打 循序渐进

  药品采购预算 不得高于医院支出25%—30%

  警方调查“致幻剂”供应商 称药物未列入毒品

  西安:部分药店试行处方药销售备案制

  资本青睐互联网+医疗 农村及老年市场或成风

  隐秘产业链盘踞医院牟暴利:8元廉价药卖400

2015生物标志物研讨会在沪隆重开幕

东莞零售药店将分四类信用等级

国际巨头抢滩中国血液透析市场的迂回战略

江苏公立医院将推行药品零差价 全面推进医改

四部门要求农民进城落户将纳入城镇医保

创新样本:生物医药“隐形冠军群”崛起

微医护航,搭建乳腺癌患者最强防线

示范药品发布:独家品种不明确 地方增补存变

新医改剑指“以药补医”医疗机制

分级诊疗遇难点:优质医资缺失推广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