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医改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最近几天医药卫生界的委员们一直在思索着医改如何向纵深发展,药品耗材的价格应该如何理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完备人才等问题,这些都是他们谈论的重点。

药品价格中的水分还是很大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理顺药品市场’,我看咱们现在的药品降价还是治标不治本。”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一五〇医院院长高春芳昨天参加分组讨论时表示,十几年来,我国药品降价降了30多次,也只是挤出了药品里20%-40%的水分,水分还挺大。

呼吁国家给药品耗材定价的,还有好几位委员。“看病贵主要贵在耗材上,特别是一次性耗材。”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说,这些耗材因为需要的量少,不能形成招标价。“我们的药品太贵了,比香港还贵;耗材市场太乱了,应该尽快整顿。”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校长陈元仲昨天表示,应该建立国家对耗材的定价机制。

明确需设多少公立医院是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今年医改工作要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要有新进展,可是我们到底需要设多少公立医院?有没有这个数量?国家财政投入怎么加大?投入多少埋单?请拿出个数据来,这样医改纵深发展才能明确方向。”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一五〇医院院长高春芳昨天表示,如果没有这两个数据,医疗改革还是会“浮”在上面。“我至今对医改还是感到迷茫。我们现在的说法是,用‘中国式’的方法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觉得这个目标‘超高’,现在解决不了。”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陈仲强昨天表示。

此外,陈仲强还认为,这几年的医改架构一直不清晰。“很多医疗机构开始加床,弄得规模很大,甚至有的县级医院床位能到1万张。“这种规模扩张很无序,但是一个医院多大合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也在担心基层的人才队伍问题。“现在没人愿意去基层,因为收入差距太大。建议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

收支两条线,医生难有积极性

“多年来,医改一直在市场化和政府主导两条道路上反复抉择,难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现在终于明确改革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是吸引社会资本(包括国企、民企与外资等)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改性,发展健康产业。

黄洁夫表示,基层医疗机构虽然人员待遇和设备、硬件得到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反而下降,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十分冷清。一些国家投入的医疗设备如B超、X光机等甚至都未开箱,闲置浪费。基层医疗服务靠单纯“收支两条线”,难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北京:儿童用制剂说明书将出新版

  罗氏旗下血液梅毒诊断试剂Elecsys Syphilis

  仿制药低水平重复现状未改观

  凯美纳成为近年来国内新药研发亮点

  卫计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改善明显

  奥克斯集团:民营医院的公平性急需政策明晰

  【两会声音】九三学社姚志彬:中药命名规范

  中国癌症基金会启动关爱弱势妇女健康公益项

  【两会声音】科学院饶子和:质疑基因检测“

  【两会声音】温建民:我国应该尽快出台《中

挂号网发布《2013年挂号网患者情况报告》

药房托管争议不断 九州通、华润表示未参与

【两会声音】王敏:加强过期药品管理

韩国:强制性“远程医疗”引发部分医院罢工

罕用药:听见你的声音

霍尼韦尔为中国药品监管保驾护航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用自己的办法破解医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用自己的办法破解医

【两会声音】政府工作报告拟改16处 增构建和

【两会声音】柯云峰:药店进医保定点太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