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做润喉糖、化妆品、饮料等等,在5年前看起来都颇有些令人莫名其妙或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现在来看,国内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向大健康、药妆等市场跨界,甚至有制药企业做贷款、房地产等高收益项目。
一、药品利润降低药企跨界忙“大健康”
也许用“不务正业”这个词语来形容纷纷下海跨界的制药企业来说更为恰当,然而当人们看到由于新医改、基本药物制度受限下的药品交易市场与广大的大健康领域市场的对比时,人们也不难想象,为何制药企业会花大力气跨界竞争。
二、药品利润低健康领域利润高
业内人士表示,药企跨界发展与医药市场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一方面,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调整,新产品上市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药品降价压力下医药企业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在药品提价受限的情况下,药企涉猎高毛利的日化产业成为一大潮流。
“现行新医改大背景下,很多药企都是边经营主业边观察风向。”某医药研究员说,实际上医药行业近年来受到基础药物制度实施、发改委多次降药价、游资炒作中药材等众多政策和市场行为的影响,成本不断上涨、竞争进一步加剧,而现行政策规定普药的利润上限仅为8%,这使得不少药企无奈之下开始调整业务,打起做其他买卖的主意。
“还有一大让国内药企心理不平衡的在于,其药价完全难以与不少享受超国民待遇的进口药相匹敌,但如果要开发新药,意味着投入巨大周期很长,且随时面临失败的高风险。所以倒不如涉足一些毛利率较高的业务。”广州某药企一位市场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由于新医改的影响,药品零售行业也开始转型与分化,一些药店零售终端已经开始多元化发展的尝试,需要大量药妆、保健食品的上游供应。同时,强生、薇姿、葛兰素史克等国际药企在日化等跨界领域的风生水起,也成为国内药企效仿的标杆。
三、看看玩跨界的药企们
仙琚制药出资4500万设立小贷公司
仙琚制药发布关于作为主发起人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告称,公司拟作为主发起人,与宇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环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仙居县力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清泉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仙居县海纳包装有限公司、浙江经典家具有限公司和8名自然人共同投资设立仙居弘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额贷款公司”,暂定名,具体名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确定)。根据公告,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人民币1.5亿元。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4500万元,占总注册资本的30%,为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