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的机遇
全球1000多亿美元专利药即将到期,中国药企参与全球竞争实力的明显增强,加上政策性组合拳的强力助力,正在形成推动我国制药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国际医药市场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巨变,全球投资并购活跃,跨国制药企业与我国扩大投资合作的意愿增强。在这个全球资源整合的时代,对于处于国内白热化竞争状态下且急需转型升级的医药产业来说,形势尤为紧迫。我国医药企业“走出去”正面临空前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空前的战略机遇期
全球医药产业正处于市场和资源加速整合期。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国际医药产业研发外包(CRO)。目前,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发展迅速,全球35%的制药企业将亚洲作为外包首选,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临床资源丰富、研发和制造业基础好、综合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的重要基地,跨国投资正在加速进行。
2010年,全球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196亿美元增长到3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42%,超过了全球医药公司每年研发费用的增长率。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从30亿元增长到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44%;其中临床试验CRO的市场规模从17亿元增长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72%。全球医药产业整合加速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企业融入全球医药产业的步伐。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医药企业以IPO方式在美国、英国以及新加坡等地上市,医药行业位居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前五大行业之一。
全球通用名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全球制药巨头正面临专利药到期的压力,排名前二十的制药企业将有35%的专利于2009---2013年到期,未来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专利陆续到期,总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随着专利药专利的到期,专利药价格会降低30%---60%,首仿药可获得6个月的保护期并可获得40%的市场份额,这将刺激通用名药的发展。
二是美欧等为减轻财政负担,控制医药费用支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通用名药的开发和使用,其中美国2001--2010年,通用名药的处方量占比从50%上升至
三是许多新兴国家的医改政策也助推通用名药市场的蓬勃发展。通用名药的迅猛发展,为全球最大仿制原料药生产国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也为我国医药工业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了机遇。
我国药企参与全球竞争的条件已成熟。
首先,我国医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医药企业由2005年的1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