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已过半月的科伦药业久困在关联交易的阴影中,仍不见复牌迹象。
服务长达7年之久的审计机构毕马威针对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指科伦药业财务报告流程中有关完整识别关联方关系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关联方未披露情形——即科伦药业与成都久易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科伦药业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刘革新对成都久易公司的重大业务活动可以实施控制),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曾向成都久易公司购买发电机组、煤炭、淀粉等,实际交易金额总计约3.1亿元。
而就在停牌配合审计机构展开相应工作之际,科伦药业决议对正在开展的重大项目——川宁项目(原投资近40亿)追加近20亿元的投资,在市场引起了不小争议。
根据科伦药业此前规划,川宁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净利润14.84亿元。
但在短期业绩难以体现之时,公司反而加码了近50%的预算。
更值得指出的是,科伦药业账面上并无充足资金用于追加投资。
近日有股东提议公司增加向银行融资10亿元,被指是为了川宁项目。
川宁生物涉关联交易致审计保留意见
截至5月16日,科伦药业仍处在停牌当中。
2014年4月26日,科伦药业发布了一则停牌公告,称审计机构毕马威在《关于对科伦药业201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专项说明》中,曾发表“无法确定保留意见涉及的事项是否明显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的规定”的意见,不符合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说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涉及事项是否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性规定的要求,公司将配合审计机构展开相应工作。
公司自4月28日起停牌,待公司审计机构发表明确结论性意见后申请复牌。
公开资料显示,前述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是指科伦药业财务报告流程中有关完整识别关联方关系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关联方未披露情形。具体而言,科伦药业与成都久易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科伦药业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刘革新对成都久易公司的重大业务活动可以实施控制),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曾向成都久易公司购买发电机组、煤炭、淀粉等,实际交易金额总计约3.1亿元。
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毕马威已连续7年为科伦药业提供审计服务,但双方此前却未能及早就该保留意见涉及的事项取得完整并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尽管科伦药业后续发布公告称川宁生物与成都久易公司就发电机组交易的最终价格系根据成都久易公司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确定,定价公允,但市场始终持怀疑态度。
“用私人公司控制科伦的原材料,比市价高卖给上市公司。”一位科伦药业投资者表示忿忿。
川宁项目蹊跷增投20亿,体量占总资产1/3
而川宁生物恰恰是科伦药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川宁项目的建设主体。
令市场不解的是,2014年4月24日科伦药业才刚刚审议决定增加抗生素中间体项目(即“川宁项目”)投资。
公告称,2011年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建设项目(即“川宁项目”)原计划投资总额39.92亿元,原设计产能为年产硫氰酸红霉素4800吨、头孢系列中间体9000吨。
第一阶段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第二阶段头孢系列中间体于2013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底完成。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川宁项目已累计投入金额34.01亿元。
但后来硫氰酸红霉素两条生产线预计能达到6000吨的产能,为使川宁项目总体产能与原设计接近,将硫氰酸红霉素第二条生产线改造用于孢系列中间体项目,调整后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将增加至59.66亿元,新增投资额19.74亿元将以自有资金方式投入。
有科伦药业投资者犀利地指出,“科伦药业做了3-4年的调研和准备工作,最后工程预算严重不符,其实2012年土建、购买发电机组的时候就可以预见到了。为什么不提前挑明。”
那科伦药业为何加码投资?
2014年5月15日,记者多次致电科伦药业证券部,但相关电话持续为语音提示“相关高层在召开会议”,无法联系到具体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