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仿制药应达到原研药质量和疗效 百姓用药离质优价廉还有多远?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有关问题的决定》,5日起施行。

决定提出,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十个省、直辖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允许药品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对药品质量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同意国务院组织开展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提升药品质量,推进我国药品产业转型升级。

这一轮改革将给我国药品产业带来哪些切实的改变?能否让百姓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改革针对“海外淘药”式尴尬产业困局

去年,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因帮助上千名病友购买印度仿制瑞士抗癌药“格列卫”,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400多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

这一事件折射出我国药品产业的尴尬困局:创新原研药少,仿制药“品种多、药效差、质量参差不齐”。这正是此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药品注册分类改革致力解决的问题。

何为仿制药?这一概念始于1984年的美国。当时美国有约150种常用药的专利到期。美国出台法律规定,新厂家只需证明自己的产品与原药生物活性相当即可仿制,从而出现了“仿制药”的概念。

目前,仿制药占据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大半江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广成在2015年中欧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介绍,据统计,中国医药企业目前共拥有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其中化学药品批准文号12.1万个,绝大部分为仿制药;2014年化药批准上市品种中,仿制药220个,占47%;新药127个,占27%;进口药63个,占14%。

“我国虽是仿制药大国,但仿制药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潘广成表示,我国早期对仿制药的审批标准不够严格,部分企业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对比研究不够全面深入;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质量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我国药品产业面临的困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进行改革,为进一步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提供实践经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时表示,近年来,我国药品产业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现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与药品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鼓励药品创新,提升药品质量。为稳妥推进改革,宜先行试点,实践证明可行后,再全面推开。

强调“质量和疗效一致”,避免仿制药“越仿越不像”

质量和疗效,是药品的关键,也是影响患者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现有患者会员1.6万余名,会长袁正平说:“据我所知,很少有癌症患者服用仿制药,要么花大价钱吃进口药,要么通过各种私人平台、网络等买印度生产的仿制药。一方面患者可能对国产仿制药不信赖,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医生处得到推荐和指导。”

记者采访了解到,担心国产仿制药不安全的患者不在少数。此次药品注册分类改革的目标,正是为了提升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

据了解,此前我国的仿制药都是按照“同类仿制药的国家标准”进行对照,也没有关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强行要求,有很多同类仿制药仅仅是对之前仿制药的再模仿。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下,很多所谓的仿制药有可能仅仅是主要成分相同,药效已然与最初的原研药不可同日而语。

为此,决定规定,按照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批准生产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应当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并达到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批准生产在境外已经上市在境内尚未上市的药品,尚无国家药品标准的,应当达到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这次改革由过去“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将大大提高药品审批的标准,提升仿制药的质量,解决我国仿制药“越仿越不像”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表示,决定将对提升我国仿制药水平、促进国内医药工业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生物医药产业需抱团发展

从上海卫生系统大数据窥视数字医疗未来

专科诊疗中心如何搭建“四位一体”诊疗模式

移动医疗回归线下,通过保险盈利靠谱吗?

北京打造中医药国际交往中心需建“三平台”

移动医疗纷纷剑指分级诊疗,是“画饼”还是

村卫生室都没着落,那村医该怎么办

国内药市五雷区!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用制度保障廉价药市场供应

四个问题戳中“医药O2O”的痛点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