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深圳:建设“零距离”医疗机构 放权社会办医

鼓励多元化办医,是本轮医改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大门越开越大,继放开新增医疗机构审批数量的限制后,又出台新政,取消了距离的限制。

41日,深圳市卫计委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两则信息:一是废止《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2013年版)》,二是删除了《深圳市2010-2015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新增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诊所和门诊部)之间要按照《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服务半径重叠”的条款。这意味着,今后新增医疗机构将不再受距离的限制,对深圳医疗资源,特别是社会办医疗资源的扩容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近年来,深圳加快对社会办医的发展步伐,从“小跑”到“快跑”。201012月,市人大废止了《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同年市卫人委主动“放权”,将诊所和门诊部的审批权放回区里,简化审批流程。2012年下半年开始,各区民营医疗机构审批陆续全面开闸,新增医疗机构不再受数量的限制,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20135月,市卫人委出台了《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2013版)》,大幅放宽了办医距离的限制,医院间距从最大的3000米缩短为1000米,而诊所和门诊部只要符合“无相同诊疗范围”等七类情况,也可以不受500米间距的约束。现在,新政一出,无论是新办医院、门诊部还是诊所,间距的限制不再存在。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331日,我市有2662家医疗机构,其中诊所1658家、门诊部518家、民营医院80家。虽然,深圳社会办医数量不少,但整体上讲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与公立医院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形成竞争的医疗市场。取消间距的限制,为引入新的优质医疗机构资源放开了市场空间。在医疗资源密集区域,通过良性竞争,优胜劣汰,促进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办医,填平补齐,以市场化的手段来提升深圳的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BioDevice峰会将聚焦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

  广东基本药物增补黑幕不断 多地招标陷入停滞

  贵州:将开展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试点

  三诺生物手机血糖仪本周末上线京东 售价暂时

  广东基药增补反腐风暴:揭穿代理商灰色产业

  医改首日 杭州医院挂号提速配药窗口最忙

  资本纷纷注资 公立医院将迎来并购整合潮

  英政府欲将伦敦打造成“欧洲医疗技术之都”

  施一公领取爱明诺夫奖:首位获该奖中国学者

  亚洲八大生物医药产业群 中国位居榜首

CFDA因注册问题叫停产前基因检测

研发外包将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浙江: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有望分层且分组

山东:延长新版基本药物制度过渡期

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建议出台

马云马化腾备战药店O2O

葛兰素史克核查报销费用引发部分员工申诉

英卫生大臣称若中药有效 可考虑纳入医保

王国强:抓住机遇发展中医药事业

“百多邦”闹药荒 鄂产“匹得邦”补市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